他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主耶稣在玛窦福音里讲的无论谁,若为我的名字,舍弃了房屋,或弟兄,或姐妹,或父亲,或母亲,或儿女,或田地,,必要现世受百倍赏报,后世得常生。(玛19:30)的教导。
奥萨总主教继续表示,以巴和平进程陷入了僵局,圣座严重关切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耶路撒冷东部日益增长的紧张与冲突,为此重申自己的立场,支持为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精神遗产——耶路撒冷城
所以,在此特殊禧年里,我们更该专心聆听福音,活出慈悲的精神,生活出慈悲的行动,见证天父的慈爱,今天又是将临期第三主日(喜乐主日),更让我们怀着慈悲和喜乐的心情准备好自己的心灵,迎接耶稣的圣诞。
圣家的典型特徵是:接待和祈祷、相互理解和尊重、牺牲的精神、以及工作和团结互助。教宗接着说,每个家庭都可以从圣家的典范和见证中获得宝贵的指示。
答:当然是他随时待命的精神。曼迪茨神父整天都守在告解厅内,从清晨到夜晚。如果他对长上有什麽要求的话,那便是希望在规定的时间段以外也可以听告解:他以全然的待命和忠诚对待他的牧职与神恩。
图尔克森枢机最後祝愿,各宗教信徒和所有善心人士都能「团结一心,秉持我们差异的富饶及共享的道德与精神原则,在天主所建立的秩序内促使我们共同的家园繁荣昌盛」。
隆巴尔迪神父最後强调,在这过渡时期必须突显共融精神。他表示,我们必须愈加建设一个传播者的团体。我们不必担心,而该响应教宗方济各的号召,在传播界做一个走出去,行走中的教会。
教宗每一次出外访问都会遇到新挑战,筹备人员需要掌握教宗访问的目的和精神,同时也要了解受访国家当局及人民的期待、希望与牵挂,认识他们的文化、传统与历史、以及教宗到访的政治和教会背景。
卜拉希马伊透露,教宗在这次会晤中提到他於2014年访问阿尔巴尼亚的深刻记忆,以及埋葬许多牺牲者的墓园;「这些牺牲者生前因信仰上主和友爱精神而遭受迫害,献出生命」。
教宗提到,奥廖内神父曾叮嘱会士们要寻找及医治人民的创伤,治疗他们的疾病,并设法满足他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要。教宗进而勉励他们听从会祖的指示,在宣讲福音时永远保持奥廖内会的独特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