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祭们举行一些空洞的礼仪,毫无虔诚之意。我不知道,或许我们应该想想是否自己在某些地方遇过类似的情况?这是利用天主的东西谋取私利。第三种生活模式是信德的生活,一如耶稣所教导的:你们对天主当有信德!
此外,民族-文化也各式各样,这在礼仪中将充分地呈现出来。隆巴尔迪神父表示,教宗在3个国家不会有安全上的问题,他会乘坐当地建造的教宗座车长途跋涉。
教友们对此举都觉得非常新奇,有老一辈教友说:以往都是神父为教友洗脚,教友能在礼仪中为亲人或他人洗脚我从未见过。
或在礼仪中我们曾听过某些章节,但我们从未全部读过该章节的经书呢?事实上,许多的基督信徒,从未读过圣经,对于圣经的认识非常有限与浅薄。」教宗说圣经就像是一些经书的集成,「一个小图书馆」。
孟神父在青衣圣多默宗徒堂主持英语弥撒,他说礼仪本身便是非常有力的宣讲。孟神父目前在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修读哲学博士课程,研究宗教交谈课题。
他说,喜见堂区神父给信徒机会出版通讯,现时有逾十名信徒,包括新教友参与通讯制作,如排版、绘图等,内容包括信仰专栏、堂区介绍、访问善会、灵修分享、个人见证、礼仪生活等。
最有意义的是,芝加哥犹太人相当多,在葬礼之前,犹太教信徒来到这所天主教堂,以犹太教的礼仪追思这位天主教的大主教。据我所知,这不仅在芝加哥是第一次,在全美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第一次。
圣道礼仪中分享时,发愿银禧的圣母无原罪传教女修会阮嫣玲修女表示修道多年,透过不同的人,让自己留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及喜乐;即使遇上困难,靠着祈祷及信靠天主,便有力面对难关。
梵二会议的精神对当今中国教会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和持久性的,在神学、礼仪、牧灵等方面发展、变革都与其息息相关。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香港的外语天主教团体既保存祖国教会的固有礼仪传统,同时亦与其他香港信徒彼此分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