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礼仪的还有来自中东的2000多位基督徒、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特瓦尔和以色列的代表团。弥撒结束时,教宗特别问候了以色列代表团。
宗徒时代是教会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其中一条重要的标志就是教友们对教会积极踊跃的奉献。《宗徒大事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众信友都是一心一意,凡个人所有的,没有人说是自己的,都归公用。
同时,在领受了圣神的洗礼后,这个奇恩的更大特点是能够治病,在宗3:1-10;4:30;5:12-16节里显示了宗徒们具有治病的奇恩。
30-50年,宗徒讲道中,包括宗徒大事录(2:14-21;3:12;13:15ff)在內,对圣母只字未提。理由有三:A.巴勒斯坦教友都知道圣母。B.当地女性之地位不被重视。
年近八十的老会长刘宗礼,每天都到工地,为施工队烧开水,无论是酷暑炎热还是刺骨严寒,一年中从未间断。
从教会的训导和发展来看,今天对教友的培育和陶成应成为地方教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姐又重复主耶稣的训导:人还能拿什么作为灵魂的代价(玛16:29)?她问我能不能去为他讲福音,尽到一个亲友应尽的责任呢?我沉思了一会儿。
在神父对圣言作明确的解释并给予伦理训导之后,信友们会更容易领悟圣经的启示,也更能认识自身的现状与天主的要求有多远。
这类文字在其他的书籍或文章,尤其在教会的训导中屡见不鲜。用简单文字找出普遍的规律,以明自己的责任,使虔敬的人可以生活在正轨中,我想对普通基督徒就很够了。
(玛5:38-39)这是耶稣对我们的训导,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