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2:7)人是低贱的,来自灰土;人又是高贵的,天主的气息运行其内。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身价多少。
几代人中,父亲是最虔诚的基督徒。他的人生观,是把活于主内的生活看作最快乐的生活。他曾开办过天主教学堂,不愿做官从政,救了近百人灵魂。我们这一代姊妹五个,受父亲的信仰陶成,一生行走在主的旨意里。
他出生于一个偏僻的乡村。是一农妇的儿子。然后成长于另一个村庄。在那里作木匠直到三十岁。接下来约三年他是一位巡回的传道者。他从未写过书,也从未开过公司,没结过婚,更不可能有一个家。
这次回老家我见到了大姐夫,明显感觉到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爽朗,乐观,比以前也爱说话了,总是笑呵呵的,而且,没说几句就谈信仰,讲圣经中的故事,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我是1994年开始读“信德”的,当时的版面虽小但内容丰富。我觉得“信德”很好。它将天主的旨意一点点渗透到每一位教友的心田,对灵修、信仰生活和传福音都有很大的帮助。
去年八月份的香港玛利亚之城让我们全家都开阔了眼界,才开始体会她的博爱精神,这次去香港参加了以被舍弃的耶稣为主题的培训营,让我更深一层地认识到耶稣。
女孩的童年 我的童年记忆中,生活是丰富多样的。 有欢乐、美满、幸福的片断,但这些只能作为生活标本,存在日记册中,一切不再。
尊敬的“信德”各位神长教友:在我们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能收到来自祖国教会的报纸,实乃弥足珍贵!在感谢的同时,愿慈爱的天父能时刻眷顾“信德”的成长。
使人成熟的是经历是磨难,使人幸福的是宽容是爱。石家庄藁城的张再恩和内蒙二连浩特的于建利的志愿教学路可谓风雨相随,然而在荆棘和泪水中他们收获了成长与学识,在宽容和付出里他们找到了幸福的钥匙。
从“小犯人”到继父的宝贝父亲的概念,一度跟痛苦绝望联系在一起。在河北省那个偏僻的小村子,我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就因父亲的突然入狱而告终结。那年,我才4岁,眼睁睁看着父亲在家里被警察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