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6月21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1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信友前来参加。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基督徒的希望,指出圣人是希望的证人和伴侣。
她嘴里呢喃着的是依靠天主的经文,表达的是依靠天主的那份信仰,手所比划的是十字圣号,更是对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的信靠。老人眼不花,耳不聋,所以很清楚神父来为她行傅油圣事,让她一路有天主恩宠的陪伴。
参礼信友共计五十万人,其中包括卡塔赫纳港的工人们。
尽管当天乌云密布,天色阴暗,但百万名信友依然热情如火,欢欣鼓舞。教宗勉励他们秉持三种态度塑造使徒生活,分别是:回归本质、更新自己和投入人群。教宗首先解释道:「回归本质意味着走入深处。
为了避免「人文-文学-神学和科学之间发生悲惨的分裂」,以及为了「鼓励教会、信友团体与科学团体也进行更深入的对话」,教宗引用《愿祢受赞颂》通谕,表明我们「迫切需要人文主义」(141号)。
耶稣基督曾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他是真理、道路、生命(若14:6),凡信而受洗的便能得救(谷16:16),获得永生,这是多么令人振奋而充满希望的好消息、好途径、好事情!
并在每天傍晚,把所抄内容在修会的微信群里展示,相互鼓励,相互督促。抄圣经活动开始时,很多修女都没有把握能有时间完成每天的一章,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因为大多数修女在老人院、幼儿园、诊所服务。
其次,公教教育应与信友或无信仰者进行全方位对话。但这并不是一种纯属策略上的态度,而是一种相遇的真正文化。所有真实和充满活力的文化在天主爱所有受造物的光照下,彼此交换各自的恩典。
这意味着司铎必须维护与主教的关系,即使他不好相处,维持与司铎兄弟的关系,以及与自己的子女即堂区信友的关系。教宗说,如果你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你将是圣人。
教宗还指出,按照惯例信友们通常以游行的方式靠近圣体,然後站着或跪着用口恭领圣体;或在获准的地区选择手领。教宗也强调了基督宝血为赦免罪过而倾流的救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