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4日至19日的培训与分享交流中,十几位神父热议了当前独身司铎奉献生活面对的一系列挑战,以主人公的忧患意识开诚布公地讨论分享了以往一些忌讳莫深的问题,如神职人员感情问题和网络诱惑挑战,甚至离职和失足跌倒的案例
他谈到跟随耶稣的群众,是为告诉我们听从耶稣就是让我们的生命成为奉献的礼物。教宗说:我们就是福音叙述的人群,我们也设法跟随耶稣,听祂讲道,好在圣体圣事中与祂共融,陪伴祂,好让祂也陪伴我们。
朱:我于1924年出生于上海一个教友家庭,震旦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任教一年后于1947年9月入耶稣圣心会(该修会创办于法国,总部在罗马,修会的宗旨是:为天主的光荣奉献一切),1949年4月29日离开上海到日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开放,各地教会也百废待兴,越来越多的年轻贞女自愿奉献自己,服务教会。
她善良的心肠,过硬的技术和乐于奉献的爱德精神,深深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形象的称她为“和谐小天使”,她的静心堂则被称为“福传园地教友之家”。
当我决定要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时,心中感到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此文既是对修道生活的回顾,也是一次反省的机会,更是重温天主的爱。一、初识修道第一次接触到修道这个词是在我上
圣若望·鳃思高神父(1815.8.16-1888.1.31)在他临终时,曾请求他的教友为他祈祷。可是教友却说:神父,你不需要我们的祈祷,因为你是个圣人。然后,鲍思高神父转过身哭了。换作是我
光阴荏苒,青丝白发。还记得吗?二十五年前,今日今时,还是在这个教堂,天色微明,旭日初升;教堂内,众信友欢聚一堂,祈祷之声,声声入耳,风琴之音,绕梁不绝。青年帅哥六位(
对一位神父的评价有时很难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神学院的大门在关闭三十年后陆续开放,河北神学院第一届报名参加招生考试的有一百多人,最终录取了三十人。他文化不高,没有考上,
鲍斯高神父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圣人之一:他于上世纪在都灵市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孤儿院,并为被遗弃在街边的孩子们设立了许多工作坊。一天晚上,圣鲍斯高到阿尔巴城附近去作访问,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