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邀请你们与我一起祈祷,为那些死亡和受伤的人祷告。」教宗方济各谈到与2017年埃及爱资哈尔会议有关的「短暂但非常重要」的行程。
刘修女所讲的《人生成长的8个阶段》,让大家看到了我们人性中的很多:自卑、愤怒、胆怯、悲观等,人性的消极和负面情绪的来源,然后让大家回到我们受伤的那一刻,在天主的带领下,接受、宽恕、爱他人,爱自己。
公告再次重申,教宗方济各「恳切呼吁同心协力打击在教会内外的严重侵犯祸患,预防这种罪行再次发生,以免社会上最无辜弱小者受伤。
我愿跟随耶稣的足迹,用他慈爱的双眼注视受苦的兄弟姐妹,用他敏锐的双耳倾听人间的悲痛,用他温暖的双手擦去泣者脸上的泪痕,用他沁人心脾的话语安抚一颗颗受伤的心灵!”这是我做修女的初衷,也是我一生的志愿。
我随身有一张传为教宗良十三准于罗马的一封耶稣基督的信,详细纪录了耶稣苦难,如头部受伤20次、流下的血滴达23430点等等,不论其是否属实,主耶稣身体所受之苦是确实的。
在此期间,天主教教育事务处鼓励教育工作者认识自己的学生,觉察自己肩负犹如“牧者”的使命;传递福音和宗教伦理价值;并以善牧的爱照料受伤的学生。
这些基督受伤的骨肉需要得到傅油。耶稣所指的俘虏是遭到异民蹂躏的耶路撒冷(路廿一24);如今,城市很少出现短兵相接的情况,但意识形态殖民却带来无孔不入的侵扰。
寻回失落的,领回迷路的,包扎受伤的,疗养病弱的。在爱的给予和弃舍中一次又一次地治愈那些破碎的生命。曾几何时,你可记否?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竭尽所能帮助那个受伤的人(参阅:路十30~37)。这表示耶稣基督与需要救恩的人相遇,并且祂用「安慰之油及希望之酒」照顾这人的创伤和痛苦。
“许多身心受伤的人请求耶稣治好他们;有的为不能行走的朋友祈求,也有将患病的子女带到祂跟前的父亲和母亲……。这些祈求都满是痛苦。万众在齐声呼求:求祢可怜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