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女加辣入会800周年,教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
2012-08-12

完美喜悦日报的编辑莫妮卡,关于圣女加辣讯息的现实性,向本梵蒂冈电台记者说:圣女加辣怀有巨大的同情心,并广泛接纳他人。我认为她的神恩借着加辣女隐修会继续临在。

澳大利亚:撒勒爵会传教士激励青年亲身感受传教经验
2009-10-27

“为了坚信传教圣召去亲身体验”,从而作出人生的选择、决定投身宣讲福音和为他人服务的事业。

高士洁女士致研讨会的专函 | The Letter of Gao Shijie
2014-10-31

尊敬的各位学者专家:我本来计划参加正定教堂惨案暨宗教在战时的人道主义救助学术研讨会,但因故无法前往,特致专函,希望学术界能关注这个议题,并将更多研究成果公布于众。

善待跌倒的神职人员
2010-12-02

纵览教会已往的生活,修道人跌倒犯罪,不胜枚举,无疑为教会的历史加上了不可抹去的阴影,深深影响了教会的光荣形象,无疑地这也阻碍了他人加入教会团体。

皮扎巴拉:福音是在圣地实现和平、克服暴力与失败的不二之途
2020-01-05

他说:「对话首先是一种精神态度,并表明了自己能够认真听取他人利益和期望的能力」,前提是我们理解「坚持基督教信仰(...)并不会自动使我们有能力进行对话及和平专家。」

2025禧年,谈基督徒的神修生活
2025-04-24

当我们心生愤怒,反思是他人的过错,还是自己的急躁;当我们嫉妒他人成就,思考是否背离了主的教诲,忘了感恩;认清内心,是一场艰难却必要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会像明亮的灯塔,照亮我们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在任两年教宗方济各在遥远的民族中也家喻户晓
2015-03-20

他选择了方济各的名字,是因为穷人是他所关注的中心。就职的第三个年头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一年将举行家庭问题世界主教会议、仁慈为主题的禧年,和正在进行的教廷改革一样,都将对教会内外产生巨大影响。

教宗方济各的“相遇文化”思想简介
2024-06-11

一个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要求他也能被他人认可和理解。一个人的自由需要另一个人的自由。一个人与他人联系的能力需要通过关心他人来获得认可和支持。这一切都隐含在方济各教宗所说的“相遇”中。

湖南:陈玉华修女安息主怀
2010-03-05

陈修女一生为人温和善良,乐于帮助他人,乐善好施。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她身陷囹圄仍然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他人,告诉和她一起生活的人要充满信心。修女一生平凡,但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了基督徒充满希望和爱的生活。

施比受更有福
2003-03-11

人心深处本来就有“给予”的倾向: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互动的渴望,也都在“把自己白白给予他人”中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