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人和我聊天,他问我是不是基督徒,我说是的,我是天主教徒。对方立刻回答说我不是基督徒,天主教徒怎么会是基督徒?
读经一恭读训道篇1:2;2:21-23这段经文揭示了圣经智慧文学的核心——对人生短暂与虚无的深刻省思,旨在引导人超越尘世,寻求天主。训道篇1:2:「虚而又虚,虚而又虚,万事皆虚。」
今天的读经可能会展开另一个反省路线。与基督擘开的身体同行,开辟出一条共同分享圣体之路:与饥饿的人一同分享面包,拆除贫困与不平等的藩篱,这些也都是「圣体的行动」,在其中,所有的基督徒被召叫一同工作。
读经一恭读创世纪18:1-10a「那时候,天气正热,亚巴郎坐在帐幕门口。」历史背景:这是古代近东地区的午后时分,炎热时人们通常休息。亚巴郎住在帐幕(帐棚)里,符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提醒我们,不要成为当摆设的基督徒,甚至没勇气去打乱过于安逸的生活。 当天的读经讲述保禄宗徒在公议会中受审,并受主派遣前往罗马作证的事迹。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15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不存在无教会的基督徒,独自行走的基督徒,因为耶稣亲自参与了其子民的行程。
他再次为世界上遭受迫害的基督徒发出呼吁,要求各国为维护受迫害的基督徒能更有作为,不可对他们视而不见。教宗也勉励整个教会以言行将基督复活的喜乐传遍各地。
《读经小路》是香港思高圣经学会出版的一个小册子,简单、实际,是初学读圣经的小指南,教你读经的态度、时间、由何处读起、读经的三种方式以及用圣经祈祷等。本报转载过来,与读者共分享。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记载,圣保禄宗徒组织格林多教会为贫困的耶路撒冷教会募捐。教宗从这篇读经谈起,围绕贫穷神学展开弥撒讲道。教宗说,今天同过去一样,贫穷常常是个令人尴尬的词。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我不是大声宣布“我过着洁净的生活。”我是悄悄说“我曾经失丧,今被寻回和赦免。”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我不是带着骄傲说出。我承认我步履蹒跚,需要基督作我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