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玛达肋纳是一位寻找真理的妇女。圣女艾迪特•施泰因(EdithStein)曾说:“寻找真理的人,就是不知不觉地在寻找天主的人”。教宗本笃十六世从这角度看圣女玛达肋纳。
教宗方济各8月28日在意大利阿奎拉的科雷马焦圣母大殿主持开启圣门仪式后,一阵小号声宣布了策肋定宽恕节开始。聚集在大殿周围的信友和朝圣者的喜悦之情显而易见。
《出谷纪》第十五章问答一、凯旋歌:梅瑟和百姓对天主的颂赞问1:以色列子民在脱离埃及军队追击之后,首先做了什么?答:他们由梅瑟带领,向上主唱了一首凯旋之歌,赞美祂的大能和救恩。
印度新德里的甘地国立公开大学最近设立研究社会性问题的德肋撒修女讲座。该大学设立这个讲座的目的,为给予学生慈善工作方面的培育。
(参阅:创廿二1-14)安息年与禧年根据旧约《肋未纪》第25章的规定,以7年为一个耕作周期,每7年一个安息年。在7个安息年后,即在第五十年就应该吹响“欢呼的号角”,宣布一个为期十二个月的禧年。
信德网据亚洲新闻网讯为了消除堕胎所做的努力;对临终之人的照顾;对神贫的重视;德肋莎修女的事业仍然非常蓬勃,吸引着许许多多的青年圣召和自愿服务者。加尔各答的德肋莎修女生于1910年8月27日。
教宗本笃十六世已经完成了«纳匝肋人耶稣»第三集的写作,书中内容是根据记述耶稣童年生活的福音作出的默想。
100年前在马其顿的斯科普里诞生了一位穷人的天使,她就是出自阿尔巴尼亚家庭的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今天全世界以众多的庆祝活动来纪念这个重要周年日。
在温州龙港堂区,有一位有着龙港的德肋撒美誉的姐妹——王路济亚,一直以来以印度德肋撒修女为榜样,无私奉献,默默塑造着天主好儿女的形象。
《出谷纪》第27章问答一、全燔祭坛式样问1:祭坛是用什么木材做成的?形状和大小是多少?答:祭坛是用皂荚木做的,长五肘、宽五肘,为方形,高三肘。问2:祭坛的四角为什么要做翘角?它们有象征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