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看着残婴院里的孩子们,我会用心感受他们,觉得他们是一群坚忍的生命斗士。因为他们整天坐在轮椅上,与轮椅打交道,轮椅伴随着他们的生活。
这生命的蜕变,经历了多少选择,多少彷徨……伏身于地,是生命所做的选择。
在这样的氛围中,孕育了热爱教会的宗教感情,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感情,在十年浩劫中让我没有远离信仰;在近40年的工职生涯中,没有被名利、权色腐化堕落;退休后克胜了从事第二职业的诱惑,全心全意的为教会服务,活出了基督徒的充实生命
我们不能忘记在地震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那短短的几秒钟就成为过去。每一个幸存者都在庆幸自己活着的同时,也会开始沉思那些在地震中遇难的人们,开始沉思活着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
美国华盛顿1月25日举行了传统的生命游行活动,教宗本笃十六世当天也发表推文予以支持,他写道:我在远方参与生命游行的活动,并祈愿政治领袖们保护未出生的婴儿,促进生命的文化。
一年前,一对教友夫妇收养了一个多脏器长在腹外的弃婴,孩子的脆弱生命牵动了众人的心。
身处古城超然的安详中,让我再次感受到生命的宁静,还有对于生命的联想。回眸人的一生,一个个幼小的生命,从哇哇的哭泣声中降临到这个世界。第一次睁开眼看到有很多人在你周围,关注着你,呵护着你。
但这对于我们有信仰的天主教徒而言,这些仅仅是生命存在的一个短暂的幅度,在肉身死亡之后,我们进入一个更有力量、更喜乐、更广阔、更高深、更丰盛的生命层面,因此,我们的生命更有深度。
他说他明白,血癌是治不好的,既然自己已不久于人世了,那么他就要充分发挥自己最后有限的生命,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最后生命奉献给孩子们,说什么也要教到暑假结束。
如果人对生命存着一份信念,无论在任何环境中怀有希望和感谢,那不单是有福,简直是一种特殊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