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的父亲再次陷入昏迷,我守候在他的床前,望着他那刻满皱纹的脸和一头白发,我的心中布满了阴霾,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我的心也随之飞回了过去的时代。我的童年正赶上实行生产队。
我的父亲安龙,大号云生。生于1916年冬月,1978年7月11日凌晨2点11分去世。享年63岁。父亲早年于卢龙县简师毕业,随即进入教会的卢龙县晓明小学当老师。1975年从唐山市火炬小学退休。
这次回老家见到年迈的父亲,让我惊叹的是他不仅把抽烟喝酒的习惯全部戒掉了,而且还加入了教会,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父亲是军人出身,做什么事情都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
米利切维奇那时只有7岁,像他这个年龄的孩童对这场兄弟间的冲突是无法理解的。但他明白,他母亲流下了许多痛苦的泪水。
卢布尔雅那神学院关于《父亲的心肠》研讨会海报《罗马观察报》在大圣若瑟年全年庆祝期间,每月都介绍《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的一个章节,并由《梵蒂冈新闻网》转载。
教宗当天论述了“温柔的父亲”,指出体验温柔意味着“正是在我们的贫乏和困苦中感受到爱和接纳”,以及“被天主的爱所转变”。
塔格莱枢机大圣若瑟是充满现实意义的形象,不仅为父亲们如此,对所有受洗者也是一样。
时光荏苒,一晃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但是一想起父亲,尘封几十年的记忆,又像手掌上的脉络清清楚楚地浮现出来。
父亲的一生,历建政之变,罹短缺之苦。作为江南渔民的后代,父亲从小跟随祖父从事渔业生产。他承继了祖父的风骨,继承了祖父的事业。
苏神父是菲律宾中国办公室的负责人,也曾是耶稣会东南亚区的区会长,他还担任一些其他的重要职务,所以出门在外的时间比在办公室的时间要多的多,常听人形容他“坐飞机就和我们坐菲律宾吉普尼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