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以教区名义捐资15万元,分几次寄往民政部救灾专用帐户,用于支援灾区救助,为灾后重建工作尽微薄之力。16日上午两位神父和两位修女参加“进德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服务队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工作。
更大的奇迹是,二零一二年,大王村这些新教友们捐资,在通往104国道的路旁,买下了三亩多坑洼废弃地。
晨星爱心社为平信徒通过网络发起的互助QQ群,群成员经常深入最为偏远贫困的山区捐资捐物,探访帮助贫困家庭,给予物质帮助的同时,也关心他们的信仰,传播福音。
身在异国,心系同胞,疫情面前,捐资捐物,倾力相助,不惧困难,共克时艰。
王神父挑选了一些热心教友,成立了爱心小组,定期到小庙子幸福院看望孤寡老人,帮老人们理发洗衣,打扫房屋,捐资捐物,彰显了天主的光荣,传递了基督的大爱。
目前,辛庆金,求亲告友,东借西凑,加上当地教友和善心人士捐资也只有3万多元,余资无望,且孩子病情不断恶化,急待手术治疗。
其实辛苦与劳累,对神父而言还算不上什么,最让神父绞尽脑汁的还是资金问题,此次修缮工程共耗资86万余元,截止目前众神长教友为圣堂装修已捐资43万元,神父的母亲也慷慨奉献出全部的养老钱,支持圣堂修缮工作。
为彻底改善教堂面貌,1992年7月,时任本堂李建华神父的主持领导下,神父教友齐心协力、教友捐资捐款及多方筹资30余万元。
从前有教堂的教友村落,陆续重启教堂,教友们自发捐资修建传教士坟墓。家父生前是当地教会的负责人,由于不识字,笔者进入初小之后,就在家父的耳提面命之下,协助记录教堂里的大小事项。
特别是名山大川、宗教圣地集中了大量宗教活动场所,而那里往往并非是人口稠密地区,如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宗教团体募集的资金只能本地管、本地用,则会造成大量善款闲置,这对于宗教界和全社会都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有悖于捐资者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