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看到大米眼睛都睁得大大的,眼睛里还闪着兴奋的光。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见过饥饿的人的眼睛,但是我太熟悉这些眼睛了。当那位母亲接过大米后,立即把它分成两份,然后就出去了。
德肋撒修女在加尔各答的“儿童之家”墙上的标示告诉我们,修女实践了主耶稣基督的慈善与爱的教训,慈善的愿望是献给耶稣基督的果实,而爱是要不断地去实践。
序言印度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修女(1910–1997),仁爱会的创始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天主教女性。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女士印度孟买“和谐基金会”于2021年12月30日宣布,将2021年度“德肋撒修女社会正义奖”颁发给丹麦政府和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MetteFrederiksen)女士。
它的创始人是英国裔的理疗师和基督教慈善家瓦莱丽·安·泰勒(ValerieAnnTaylor),该国每个人都将其称为「孟加拉国的德肋撒修女」。昨天,在庆祝活动之际,总理谢赫·哈西娜也发来了良好的祝福。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2日主日下午4点牧灵访问了罗马西北郊的圣玛达肋纳嘉诺撒堂区。他与儿童和青少年亲切交谈,探望病人及去年领洗的婴孩,为几名本堂信友施行告解圣事,并主持了弥撒。
2003年的10月,印度德肋撒姆姆荣列真福。这件事促使我们把她与大德肋撒和里修的小德肋撒的神修生活联系到一起。
1808年5月8日,圣嘉诺撒玛大肋纳在意大利维罗纳创立了嘉诺撒仁爱女修会。她对天主充满热诚,渴望把全世界的人都燃烧起来。这一宏愿,终于在1860年由她的追随者实现。
为了迎接和配合今年10月19日,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的封列真福品典礼,加尔各答市决定,今年的电影节将以这位把毕生精力献给印度的阿尔巴尼亚籍修女为主题,隆重纪念德肋撒修女。
真福德肋撒修女一定是绝佳人选,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她是教会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在世界范围内,德肋撒修女的知名度、美誉度甚至要超过天主教会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