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富有的人,是号召他们同别人分享。在圣若望·克利索斯德写给格林多教友——表样不好的教友影响了格林多教会——的第一封信中,他强调说:“不论怎么样,每吃一口食物,那是属于世界每个人的食物。”
利玛窦神父是马切拉塔地方的人,16世纪末到中国传教,与同时代皈依基督信仰的其他中国杰出人物为福音本地化开辟了一条卓越的道路。教宗在接见活动中,向这位伟大传教士的同乡们发表了一篇讲话。
教宗说:“凡领受圣秩圣事、进入圣统的人不是一个独断独行的人,而是进入了服从基督的一种新关系中。教宗也如此,他是所有其他牧人及教会共融的核心,却不能为所欲为。
圣女艾迪特•施泰因(EdithStein)曾说:“寻找真理的人,就是不知不觉地在寻找天主的人”。教宗本笃十六世从这角度看圣女玛达肋纳。这位耶稣的女门徒不停留在爱中,扎足不前。
没有共同信仰、理想和爱好的人,也可能会这样。除非一方会长期迁就另一方。提醒七:不可不祈求天主的带领。
女婿原在甘肃工作,后退休回到耀县老家,所以不但知道老人姓名的人极少,连知道她女婿名字的人也不多。几天后,宗神父来耀县,弥撒毕,我陪同神父去看望老人。
乡间里的人说这是三代还宗的必然。爷爷还说:“从逃难的那一日起,家里都怕了,但那里毕竟才是咱们的根啊。”爷爷还给我们讲了高祖卢廷美死后的一些异象,末了还告诫我们不要到外面乱说。
也从不关心它有什么含义,通过分享我们知道了:羔羊和十字架让我们明白,这就是将我们从罪恶中解救出来的天主的羔羊——耶稣基督,因为耶稣如同旧约中祭献的羔羊,通过他的受苦受难流血牺牲来拯救我们这些被罪恶奴役的人
宁波教区余姚天主堂沈介民神父,真是跟随主背十字架走苦路的人,文革期间在狱中受尽艰难。沈神父32岁前曾在上海修院任教,重见天日后在宁波修院任教,同样是修院当老师,但此时的沈神父已过花甲。
谁知那天正是主日,望弥撒的人挤满了圣堂。我只有站在圣堂进口处,等弥撒结束,我才走到他棺木前。我觉得他面容尚好,只是口唇发红。后来才知道,因他死后口唇发白,他的外侄女,替他擦了一点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