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教导我们:对穷人的冷漠等同对基督的冷漠(玛25:45)。「因此,这些人现在就要先被掳去;那放荡不羁者的狂欢,也就消失了。」背景:这是先知对巴比伦掳掠的预言。这些奢侈者将成为最先受罚的对象。
王神父一生完全奉献给天主,为基督的苦难作了有力的见证。他爱护教友,在其七十年铎职生涯中,注重圣召培育,由他培养的神父修女达近百位。
教宗方济各和卡雷金二世这两位基督内的弟兄,在圣伯多禄宗徒墓穴附近一同祈祷,分享友爱的时光。他们的会晤既单纯又深刻。
自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恢复这里的基督信仰敬礼后,白冷城也成了隐修生活的中心,圣热罗尼莫于公元384年在这里定居。公元638年,白冷城被伊斯兰教徒征服。
他明白教会的使命是精神范畴上的,这也从他的格言在基督内重整一切(InstaurareomniainChristo)体现出来。他愿意通过各项改革,将这格言付诸实现。
教宗方济各7月13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谈到撒种的比喻,强调接纳和活出基督讯息的重要性。教宗说,基督的讯息使用众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借助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状况的图像传报。
为回应当代的特别需求,圣神激发教会,使她的觉悟日益活跃,认识到在基督耶稣交给教会的权柄中,也有因祂的名驱逐魔鬼的权柄。
教宗的弥撒讲道围绕当天的福音展开,福音中写道:基督问祂的门徒,众人说祂是谁,而祂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我们从福音事迹中看到,耶稣在极力保护自己的真实身份。
教宗表示:保禄回忆他的罪过,自夸‘自己是罪人,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拯救了他’。他夸耀基督。这是保禄的回忆。这也是我们受耶稣邀请去作出的回忆。
教宗说,作为基督的门徒,我们更有理由把善心人士召集在一起,来保护和捍卫造物主托付给我们的恩典,在受造界中我们认出了造物主的印记,在我们同类身上我们看到了造物主本身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