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到一个偏远的堂区采访,突然有位教友这样告诉我:“我一看见那个人进堂,气就不打一处来,心里非常难受。”还有的教友这样说:“还是教友呢,天主不让做的事情,他们都做。就冲他们我也不进堂。”
如今,正值青春年华,就要踏上社会的他们却以这种方式过早地离开了这多彩的世界……有人会说,生命的来与去是他们自己的选择。错了,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她还为了堂区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关心教会的发展,每逢大瞻礼节日,她都奉献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教堂服务。说到郭少慧教友,也顺便说一下她的哥哥——郭禹臣教友。
因此必须超越莱辛所提出的单单从研究来寻求真理。谦逊地拥有真理与不断寻求真理,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此,所有的研究、传播和学习,都应该有这个概念。
周双兰修女来我们这两年了,她特别有歌唱天赋,她耐心地教我们唱圣歌,让我们学会用歌声歌颂天主的爱是何其伟大。
病人因聋哑不能用语言表达,却眼里含着泪,伸着大拇指,看看笔者,再看看大娘,笔者明白老人的心思,感动地掉下泪来。
我们综观了全球化的问题,而且是以教宗本笃十六世所颁布的《天主是爱》通谕的角度来探讨相关的问题。问:格连顿院长教授,本届院会所发表的言论中,您认为哪些最特殊?答:这很难说,因为发言的实在很多,难以分辨。
有位姓陈的会长,是个医生,在家开诊所,免费为我们看病,问及此事,旁者说,外地来的在这里看些小病、买药,从没收过钱,大病收的药价,进价都不足,这在外边,又是看不到的。
我噙着泪水,一遍又一遍地感谢赞美天主,此时此刻的我,除了感谢感恩,竟哽咽着说不出第二句话来。我安排老人吃饭,老人狼吞虎咽地连吃三大碗。老人的其他子女接到电话纷纷赶来,大家纷纷落泪,齐声赞美光荣主。
在对照、友爱和国际关怀的标记下,大会提供独特的机会来了解不同文化、宗教和语言的人在和平中一起生活和工作,建设更好的世界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