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去年的暑假期间,在我弟媳的“诱惑”下,我走进了天主教教堂。到唱经班学唱圣歌。优美动人的歌声吸引了我,美妙感人的歌词打动了我,不知不觉竟爱上了圣歌。
笔者出差的地方,是一村庄,300多教友,村内有一座百年教堂,被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礼仪是敬礼天主的仪式。其组成要素包括用口诵念的祈祷文和身体的动作。教会礼仪中,手的动作相当多,可称之为手语,这手语通常不单独运用,而是配合祷词,以指示或加强祷词的意义。
阿斯塔里中心的主任曼纳神父在教宗方济各于9月10日下午结束探访该中心后向新闻界表达了以上感想,圣座发言人隆巴尔迪神父也在场。阿斯塔里中心是耶稣会难民服务社设立在罗马的难民接待中心。
在这次会议中,主教下达命令,统一规范了教区弥撒献仪的收取和用途。丁主教说:教会必须恢复他原有的面貌,真正成为以耶稣基督为首的奥体,团结一致,推进天主的救赎使命。
他给他说,即当宽恕时,不要计算(次数),宽恕一切,一直宽恕是好的!正如天主对我们所行的,人是蒙召施行天主的宽恕的:一直宽恕。这是我多少次给司铎,给听告者所说的:你们要一直宽恕,如同天主那样宽恕。
今年是信德年,我邀请你们特别的注视耶稣基督的人性,他是我们的信仰的起源和终结,是不断向今天世界重申的好消息。在他内,他是信德之光的范例,在教会的历史中彰显着启迪着我们在光中行走。
教宗本笃十六世说:「澳大利亚教会对于未来的挑战可以满怀信心,这由于它所经历的两个恩宠的时刻,即在希尼举行的世界青年日和玛利.玛基洛普的列圣,她是澳大利亚的第一位圣女。」
他们感受到天主的爱,不愿自己独享这份经验,因为福音的喜乐充满使徒团体的生命,这就是传教的喜乐(《福音的喜乐》劝谕21号)。与上主建立关系意味着接受派遣,在世界上宣讲圣言,见证基督的爱。
在这台弥撒中,皮扎巴拉宗主教愿意从内部的视角来省思和平的主题,谈论了我们彼此之间时常无意识地筑起的「藩篱」。皮扎巴拉宗主教列举了四种藩篱。首先是「圣职人员与平信徒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