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教宗指出,这样,“我们也将变得心怀怜悯,懂得在接近他人的伤痕时毫不严厉、不带偏见”。(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指出,耶稣在复活的晚上(参阅若二十)向门徒们讲话时,他们充满了喜悦之情。教宗解释道,耶稣死后第三天,门徒们因恐惧而聚集在一起,他们抛弃了受苦受难的老师之后,“被一种失败感所困扰”。
教宗指出,天主对我们的爱的目光也是如此:祂触碰我们、释放我们、改变我们,使我们成为全新的人。这正是发生在圣母玛利亚、西满伯多禄、肋未人税吏和扫禄身上的事。
教宗以末世论的观点谈论当前的移民处境,指出“历史的悲剧提醒我们,人类距离我们的目的地,新耶路撒冷圣城,天主与人同在的帐幕(默廿一3)仍是这么遥远”。
教宗指出,我们的人数少也提醒我们,“我们无法自给自足”;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天主和其他人,包括其他信仰的弟兄姐妹,以及每位善心人士。
法师亦指出,文物代表回顾过去的历史,让各大宗教的信徒能够了解和学习各自的历史文化,为的是创造更好的未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谈到世界主教会议全体大会筹备委员会的工作,弘田修女指出,他们已经在线上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修女说:“我很讶异,我居然是唯一的一名女性,置身于枢机、主教和司铎当中。我自问为什么,我此刻还在这么问自己。
教宗指出:“利玛窦和追随他的传教士们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促成了西方与东方文化和科学之间硕果累累的相遇,这相遇在对话和友谊的标记下,经历了一个最愉快的时代。”
教宗指出,当耶稣问门徒“你们说我是谁”的时候,伯多禄回答说:“祢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
也正是天主大爱的扩展与延伸,其超凡脱俗的特点就是:“普照无私曲,万物被其光”,人间所有的爱皆来自天主“大公无私”的圣爱,而人却因着私欲偏情的干扰,很难将天主赋予的圣爱不折不扣的表现出来,所以耶稣降生之后,便特别强调的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