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带避静时有一个游戏,用红纸剪了一个大大的家字,祭台前放置圣经和圣家像,12对夫妻平时各忙各的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坐下来静静地目视对方。
以及公教会的圣传,也深知圣神寓居在这传统里,我们以坚定正确的态度钦定神可敬的圣像,正如那珍贵并赋予生命的十字架的圣像,不管是画像或是碎石镶嵌,或由其他任何材料制成的,都须安放在天主的圣堂内,不管是在祭器或祭衣上
呜呼痛哉,公为全燔之祭矣!通过这段详细的记载,让后人能够得知当时金神父遇害的具体经过,更重要的是为研究抗日历史和教会历史等课题提供了一个实证。
开幕弥撒,由香港教区杨鸣章主教主礼,马尼拉总教区塔格莱枢机和约二十位神父共祭。
至少三万人聚集在纳匝勒悬崖山下,参与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本次圣地朝圣之旅中主持的最后一次公开的隆重弥撒圣祭。明天,教宗将结束圣地行返回罗马。诚然,圣道礼仪始终以家庭为核心。
我们也知道,圣洗、坚振、圣秩三件圣事赋予神印,领了神印,一方面表示我们成为天主产业的分享者,另一方面又成为信徒等级中的一员,具有能力完成基督所托付的使命,成为基督的服务员——子民﹑勇兵﹑司祭。
其实在泰泽每日早晨七点半在修和圣堂一角都有弥撒,大约有十几位神父共祭。只是我自己懒惰并未每日勤去。记得在我受洗前两年,勤望弥撒,大小瞻礼首六首七,从不缺席。
我们如何能够忘记我们身为神职人员已受祝圣,乃是为了谦虚而又有权威地为教友的普通司祭职服务呢?我们的使命为教会和为世界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个使命要求我们完全忠于基督,不断地与他契合。
耶稣为人类举行了第一台感恩祭,他把自己首先奉献给天主,然后又分给宗徒们。就是借着这感恩祭献,基督耶稣在世时与门徒分享了他的爱和生命,耶稣还建立了圣体圣事,为要永远与我们分享他永生的生命和天主性。
在兄弟姐妹们面前赞美、感谢、光荣天主,比如在感恩祭中,在歌唱中,在圣经分享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