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主日三钟经讲话谈十月玫瑰经月和传教月
2007-10-09

教宗说:“宣讲福音仍然是教会必须为人类所做的第一项服务,为把基督的救援提供给当代遭受多种屈辱和压迫的人,也为按照基督信仰的方向引导正在改变中的世界的文化、社会和伦理道德”。

欧洲:各地的土耳其裔加色丁礼基督信徒开始返国
2013-06-05

  上个世纪90年代土耳其政府军和库尔德独立份子武装冲突严重,导致大批基督信徒逃至欧洲各国避难。

将临圈
2018-01-04

将临圈的传统意义,象征时期一满,基督真光来照耀那坐在黑暗与死亡阴影下的人群,也象征天主的永恒存在与无始无终。基督降来是为带给我们真光,使我们分享天主永恒的生命。将临圈上的四支蜡烛,代表将临期四周。

教宗:修院不是逃避个人缺陷的避难所
2014-04-15

教宗方济各称之为,在基督的爱中必经「路程的绝妙象征」。  教宗方济各指出,良十三世公学和其他所有修院的任务,是把「圣召计划」转变为「成果丰硕的使徒工作」。

香港:各堂区举行圣母月活动
2011-06-07

五月敬礼圣母的习惯始于公元十三世纪末,是要借此敬礼把当时一些外教传统庆典基督化。十八世纪的耶稣会会士著力推行此敬礼;教宗保禄六世一九六五年亦颁布了《五月》通谕,鼓励信众敬礼圣母。

教宗方济各为新书作序:教会是共融的学校,而非内部争斗的场所
2021-05-15

这本新书的作者透过不同的主题阐明教会关于奉献生活的训导,例如以天主圣三、童贞玛利亚和大圣若瑟为参照点,关于祝圣、先知性、使命、礼仪、末世、灵修,以及成圣的主题。

罗马:教宗方济各喜见与亚述教会的共融与友谊
2014-10-03

一想到他们的苦难,超越礼仪或宗派差异的念头就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他们是基督的身体,可是这身体今天仍然遭受伤害、打击和屈辱。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接见出席圣座医疗牧灵委员会第27届国际会议的人士时表示:莫让人的健康成为商品或只让少数人获益
2012-11-19

教宗引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话提醒与会人士,教会没有提供人身体健康的能力,却只能拥抱那被称为受苦的基督信仰学。

拉丁教父的黄金时代(一)
2014-07-17

初世纪时代基督信仰已经传遍希腊文化地区,基督信仰源出于旧约犹太宗教,基督耶稣承旧约犹太宗教之先,启新约基督信仰之后。

人活一辈子
2006-02-08

婴儿刚生下来,还不会争、不会、不会抢、不会夺,而老人已经和别人争过、论过、抢过和夺过了,现在他不得不躺在病榻上,身体破败得像一床棉絮,掐着手指数日子,生命进入了倒计时:“要什么荣华富贵,要什么功名利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