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2日在圣玛尔大之家清晨弥撒讲道中强调:基督徒没有妥协的道路;若不像圣人们那样让天主的仁慈触动和去爱近人,他最终将成为只会毁坏和迷失、不知行善的伪君子。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指出:没有慈悲也就没有公义;今天天主子民常常因心无慈悲的法官而受苦。
教宗方济各5月2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当天的福音透过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圣殿殿院里的生意人和有信德的人,提出三种生活模式。
届时,与会者将着重探讨亚巴朗的热情款待(刘总主教振忠)、厄玛乌路上与耶稣的相遇(李主教克勉)。
接着创建宗座生命学院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基金会,该基金会创建于2004年并随即交托给圣座医疗牧灵委员会管理。
教会不必担心在她的历史中不得不受的迫害,而该像基督在革责玛尼山园那样,信赖在祈祷中呼求的天主的临在、祂的助佑和力量。 教宗这篇要理讲授的思想源自宗徒大事录中叙述伯多禄与若望被捕受审的段落。
在革责玛尼山园时,耶稣知道他所面临的苦难,而感到恐惧,在祈祷中他的血汗都流了出来。但他却超越了自己的恐惧去接受天父的旨意,以完成天主救世的计划,这就是勇德。
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也曾吃过天上降下来的食粮––玛纳﹐藉此得以维生。如今耶稣说﹐自己就是从天上来的食粮﹐并能使人永远生活。
教宗说:「在革责玛尼庄园里﹐伯多禄曾拔剑战斗﹐但是耶稣制止了他。耶稣不愿接受武器保护﹐只愿彻底完成天父的旨意﹔不以武器和暴力﹐而是以看似柔弱却赐予生命的爱来建立祂的王国。
(参玛3:13-17) 耶稣受洗后从水里上来的一幕,揭示出两件罪人圣事的深层意义。我们从圣洗圣事中洗脱了原罪,又有修和圣事赋予日后罪过的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