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已度过了许多个圣诞节。但在自己的脑海深处,2006年的圣诞节却让我难以忘怀!一想起就令人难为情的发笑。
为此,四旬期也是祈祷、悔改、克苦、爱德的日子。今年,四十天的四旬期已经过去了,关于它的神学、灵修价值及意义不再累述。在此,如果我们从法律的角度去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耶稣蒙此灾难呢?
他在弥撒讲道中指出:祈祷是一场与天主的搏斗,要自由和恒心地祈祷,就如真诚地与朋友对话那样。这样的祈祷能改变我们的心,使我们更加认识天主到底是怎么样的。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出谷记。
荣休教宗强调,“最重要的是,信徒提出质疑,而且必须不断探寻日常生活的艰辛现实背后的信仰现实。在这方面,我认为,‘逃避到纯全教义’的想法是绝对不能实现的。
许多村庄和居民区完全消失;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破败不堪;不同民族和宗教间和谐共存的社会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十年来遭遇的炸弹和各种战争武器的破坏,空气、水和土壤遭到污染,大地在呻吟。”
韩国驻圣座大使金京锡(KimKyung-surk)在演讲会开幕致词中说道:「我们所有韩国人都为教宗为期5天的韩国访问而感到高兴。」
念经前,他解释了耶稣在山上、在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前显圣容的事迹(谷九2-10)。教宗引导信友们进入门徒们的内心,体验他们因老师预言要被杀害的痛苦焦虑及他们的“强大、凯旋的默西亚”梦的破灭。
教宗方济各7月24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表示,这两起悲惨事件令「我们的心灵」深受冲击,这是「当受谴责的恐怖暴力行径」。教宗向罹难者家属和伤者表达关怀之情,吁请众人同心祈祷。
每一次弥撒圣祭中庆祝的圣体圣事,既是主耶稣继续和祂的子民建立“新的盟约”,也是庆祝我们基督徒就是天主的子民,是盟约的子民,是有份于天主救恩和永生的子民。
在接见中,教宗本笃十六世首先呼吁新主教们怀着「牧者的友爱之情」执行日常工作,为能常在与「教宗」和「弟兄们」的共融下行动,并且深耕他们与自己教区神父间的友谊。教宗特别问候了受苦中的中东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