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福柯蒂美·泽德是慈幼会修士,1880年出生于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的博雷托(Boretto),17岁随全家移居阿根廷,定居在布兰卡港(BahiaBlanca)。泽德在布兰卡入慈幼会,但不久患上了肺结核。
我们的教会,每主日的进堂祈祷或者参与弥撒,以及平日的念经通功,见面的机会较多,这就给教友之间的交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勉励信众在四旬期走悔改的道路:远离罪恶、学习行善、接受上主的指引。教宗提醒说,悔改应落实在具体的事情上,不能光是说说而已。
有的教友对圣经、要理学习得欠深透,对祈祷的认识也模糊,仅举几例:例一:易犯求主让自己少挨点累、多赚些钱、多得些实惠之类的毛病。试想,主耶稣原是个按劳取酬的穷木工,都没奢望少劳多得。
保禄宗徒写道:“在主内常常喜乐”(斐4:4)。但是在遭遇不幸时还喜乐,是不是有点出格?保禄自己也承认:有时我们会哭泣:“与喜乐的一同喜乐,与哭泣的一同哭泣”(罗12:15)。圣经也提到喜乐消逝的时候。
教宗说:“我们行走的目标摆在我们眼前:我们不是要赢得这世上会消失的事物,而是要赚得永恒的天乡。正如梵二大公会议所教导的那样,圣母给旅途中的天主子民明白指出确切的希望与安慰(《教会宪章》68号)。”
二次大战后,部分爱尔兰籍会士也来到了这里。传教士们播种下了良种,今天,我们的绝大部分司铎都是本地人。一九三七年,第一位本地圣召晋铎;一九四五年第二名。
他们分别是金邦尼会传教士若瑟‧安布罗索利(GiuseppeAmbrosoli)神父、平信徒海因里希‧哈恩(HeinrichHahn),以及喇沙会阿道弗(Adolfo)修士。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许多妇女的丈夫或儿子正在参战,安娜·查维斯夫人,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小镇上的一位母亲,劝说这些妇女走到一起,建立友谊,每个月召开一次母亲友谊会,为丈夫或儿子能从前线安全回来而祈祷
教宗这次行程主要是参加宗教改革开启5百周年的大公纪念活动,并与当地天主教徒相聚。教宗在去程飞机上问候随行记者们时强调:「这次访问事关重大,因为这是与教会密切相关的访问,富含教会大公合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