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继续说:他们不关心人的生命,不关心犹达斯的懊悔,只在乎他们的法律制度和他们所制定的诸多法律条文。既然他们敌不住斯德望的真理,便怂恿假证人去陷害他。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探讨耶稣在福音中有关慈悲的教导,强调基督徒决不可与罪妥协,但对罪人却要慈悲为怀。教宗以法利塞人西满邀请耶稣到家中作客为例,讲解天主的慈悲与宽恕。有一天,西满邀请耶稣同他吃饭。
教宗继续表示,我们应从内心萌生对耶稣的感恩之情,祂在我们的历史行程上从不停步。多少次我们让祂吃闭门羹,多少次我们装作没看到祂,不相信祂与我们同在。
教宗继续说,爱体现在信赖、尊重和宽恕上。爱不能靠我们的言谈实现,而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爱不是背诵的甜蜜诗句,而是落在实处的生活抉择。说到底,爱是基督徒的身份证,是耶稣门徒唯一有效的证件。
教宗继续说:还有些基督徒在旅途中被一幅美景或某个东西迷惑,停在半路不走了。他们被那所看见的、被某种想法、被某个建议,被那景色所陶醉,停下了脚步!基督徒的生命不是幻境,而是真实存在的!
我当时本来有一个想法:我走吧,让她一个人继续祈祷吧!但是,我突然停下来了,因为,按我多年的习惯,我要问问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当我走上前去问她时,才发现我是对的。
之後,他继续在欧洲范围内行走,去了莱斯沃斯(Lesbos)、伊斯坦布尔、萨拉热窝,以後还将前往隆德(Lund)。在某种意义上,教宗方济各似乎在环行欧洲,为抓住欧洲深邃的心。
教宗继续说,我们基督徒的可信度取决於是否接纳在身体上受伤的边缘人士,是否接纳在灵魂上受伤的罪人!总而言之,教宗要求青年效法基督,舍弃自我,藉此回应现世的罪恶与苦难。
教宗继续说,一个没有记忆的年轻人不能被称为未来的希望。那麽,怎样才能拥有记忆呢?应该与父母交谈,尤其是与祖父母交谈,从他们手中接过火炬,因为他们是民族的智慧。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新约中的慈悲为主题,表明使人得救的是慈悲。教宗指出,耶稣宣讲的核心是慈悲,祂是天父慈悲的具体工具。我们众人都应效法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成为慈悲的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