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于6月18日常年期第11主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诵念三钟经。他在念经前,特别感谢大家在他腹部手术后住院的这些日子里所表达的关之情,以及在祈祷中的支持。
一对叙利亚难民夫妻和他们的孩子在难民营地大圣若瑟年已于去年12月8日闭幕,但教宗方济各对这位圣人的关注和爱戴并未结束,而且从去年11月17日起又以新一轮的要理讲授省思这位普世教会的主保的形象。
入教王爱京的小女儿孙翠华7岁那年得了一场重病——重症脑炎,为给女儿治病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但女儿的病却丝毫未见好转,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后来处于严重昏迷状态,大概有十多天不吃不喝
诸圣节让我们反思人性的双重视野,即天上与地下。 教宗说,圣人是天主之爱闪耀的标记。他们跟随了耶稣,经历了天地合一的生活。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施行慈悲善工的意义,这一次谈及基督徒应照顾病人和探望囚犯,做天主慈悲的工具。耶稣在3年的公开使命中接触了许多病人,祂还治好了伯多禄的岳母。
奥地利全国各教区报刊8月31日刊登教宗本笃十六世写给奥地利全国教友的一封信,信中教宗指出奥地利是他所爱的国家,他说“我爱你们的国家的美丽风光,这些风光使我回忆孩提时代每个主日的散步”。
相反,是三位代表非犹太人的外邦人发现了天主的启示,而且来朝拜。这是犹太人,或者自称属于天主子民的人们应该常常警醒的:属于天主的人却没有发现天主的来临;被称为外邦人的,却发现了天主的启示,前来朝拜。
但更不可思议的是:信主后力克认定残疾是上天的礼物,其中必有天主美好的旨意。力克深觉生命里最大的障碍并非来自自身的缺陷,乃是内心的恐惧!
最近读了河北杨二祥老师的《关于听命的问题》感触颇深,此文恰如其分的表达了我内心想表达却从未倾诉的心声。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错误的听命。
(路:三,15-16)众百姓受洗后,耶稣也受了洗;当他祈祷时,天就开了;圣神借着一个形像,如同鸽子,降在他上边;并有声音从天上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因你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