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每天的《圣经》诵读、默观、个人祈祷、玫瑰经默想和晚间的灵修互动,使参与的每一位学员学会了祈祷、学会了感恩,加深了与主那一份亲密的关系,进而得到了心灵上的更新和圣化。
《玫瑰经》被誉为“圣母的圣经”,乃是名副其实的“义德之镜”,她不仅彰显了圣母的至贞至洁、无损无玷、极仁至慈、无限谦卑、仁爱良善、怜悯宽恕等美德芳表,也正是我们应当不断默想学习、效法实践的光辉典范。
遂购地兴建圣若瑟堂、圣母亭、十四处苦路。圣地的管建工程于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竣工。订每年5月3日的寻获十字架与9月14日的光荣十字架瞻礼为朝圣日。
早在1973年,圣保禄六世教宗授意在梵蒂冈博物馆创建当代艺术收藏馆,从那时起便收入了这三位法国艺术家以耶稣苦难为题的作品。
不像在世上生活的人们,背负天主所赏的各种类型的十字架,吃点苦受点累,不但抵消罪罚,而且还有超性的功劳,增加天堂福乐,真是一举两得。
圣母邀请我们,与耶稣和好,全心皈依耶稣所走的路——十字架苦路。自1981年6月24日以来,圣母在默村,独特地重申与天主和好,全心皈依。圣母为此特殊使命选择了六个青少年,每天显现给他们,并与他们谈话。
但在仔细默想之后,却又发现自己本性的脆弱、得过且过的惰性、畏难怯懦的怕情等负面因素,时常都在困扰着自己前进的脚步而很难具有见贤思齐的勇气和毅力。
从十字架上,能得救赎的恩典,能得超性的性命,能以战胜邪魔,能尝到天上的神味,能获得灵魂的神力,能得良心的快乐,能得德行的成全,能得完美的圣德;各样的恩德,全在十字架上,又全死于十字架上,除非走苦路,天天克制自己
记得那天临潼的余神父领着我们上十字圣山朝圣,老人们一面念着玫瑰经,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爬了近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达了十四处苦路的第一处,我们劝说爬不动的、和腿脚不方便的老教友在那休息,别再拜苦路上去了,
这是耶稣传教显的第一个圣迹,圣化了婚姻,祝福了家庭。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