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上主在这条合一的道路上勉励我们向前迈进,我们并不孤独。「为数众多早已圆满合一的圣人和殉道者正在陪伴我们,敦促我们在地上塑造生活的『天上耶路撒冷』(迦四26)。
天主的儿子,那在父怀里的独生者(若望福音1:18)成为了人子,来到我们的世界,将用他的宝血救赎我们,使人类不再孤独地受死亡刺痛的折磨……我们知道东方三贤士带着礼物前来敬拜基督
「我们的长者在社会里需要特别的关顾和关注,因为他们都是孤独,而且身体健康也差。我们的年青人必须花多时间与长者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默21:4)在构图上,此拜占庭式的基督被表现为轻巧、柔和、孤独、珍爱地肩掮、怀抱着十字架所产生的壮美与震撼。他静穆地站立在象征着死亡阴霾的背景下,十字架与耶稣呈现出一种哥特式典型的S形曲线。
一、探望孤寡老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那里生活着一群孤独的人,就是托老院、养老院、敬老院、光荣院,也许他们不愁吃穿住,但是他们缺乏人们对他们的关爱,到那里福传特别容易,我们不需要讲多么深奥的道理
此时,耶稣也是那些任人摆布、失去自由和孤独者的典型。看,这个人!,比拉多以这句话将耶稣介绍给民众(若十九5)。
这些情况包括“无法生活下去的家庭、年迈孤独的人、被迫躺在床上的病患、憔悴和看不到前途的青年,以及穷人,他们提醒我们的自身样貌:一个需要向上主乞求慈悲的教会”。
他们用这个方式缩短距离,“不自我封闭和自叹自怜”,也不在乎“别人的判断”,只知呼求上主,因为祂聆听孤独者的呼声。“就如这些癞病人那样,我们众人也需要得到痊愈。
「世界上有多少人享受著富庶的物质生活,却是孤独的奴隶!」为此,教宗勉励青年果断地改变生活的优先顺序。他说:「这意味著承认,最重要的不是我拥有的,或是我能得到的一切,而是我能跟谁分享。
在大堂朝拜圣体家住小溪塔的任阿姨说,圣体是耶稣基督特别的临在,祂于圣体中实现“天天和我们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的许诺,我们却常常让祂孤独地留在圣堂而无人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