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教友苏姆亚.库马里(SumyaKumari)告诉天亚社,父亲不准许她上教堂。她的父亲和两个兄弟是佛教徒,母亲则是天主教徒。她说,父亲原本准许她领洗,后来却反悔。
沿岸的谢拉宾尼亚天主教堂主任司铎姆里蒂乌若伊.达法达尔(MrityunjoyDafadar)神父表示,他希望教会及当地政府会快将为生还者提供援助。
她于1098年在德国贝默斯海姆(Bermesheim)出生,是家中10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她领洗圣名的意思是“勇于搏斗的人”。尽管身体孱弱,伊尔德加尔达还是活到了81岁,一生奉献于繁忙的工作。
他先后在加拿大、美国及德国达姆城研习音乐。1964至1994年间活跃于香港音乐界,在作曲、教学、指挥、制作电台及电视音乐节目上都有成就。
并且对试图危害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的几个事件,如卡普拉事件、道明学校风波以及加尼埃(AbbeGarnier)神父的攻击等加以阻止,以确保整个传教士集团的纯洁性。
德肋撒姆姆的影子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刚刚创立仁爱会时她什么都没有,她和修女们面临的困难是那么的严峻。
他们知道,不带领人认识天主,就是付出的不够;正如真福德蕾莎姆姆(BlessedTeresaofCalcutta)常常注意到的,最糟的贫穷就是不认识基督。因此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在基督慈悲的面容上找到天主。
他们知道,不带领人认识天主,就是付出的不够;正如真福德蕾莎姆姆(BlessedTeresaofCalcutta)常常注意到的,最糟的贫穷就是不认识基督。因此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在基督慈悲的面容上找到天主。
回顾教会历史,每一位圣人,从方济各亚西西到依纳爵罗耀拉,从圣女小德肋撒到印度的德肋撒姆姆,他们都是团体和时代的弱小者,然而,他们因为生命中有了“天国的种子”,却长成了一棵棵“时代的大树”,让当代和后代的人
今天,在世界各地的贫困人群中,都有主耶稣的门徒们在照顾着他们,照顾麻风病人的神父修女们、照顾无家可归者的基督徒们、照顾身心残障的善心人士……印度的德肋撒姆姆,和成千上万的教会人士在世界各地的社会不同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