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也是一种“民众”学问,必须“仁慈地面向人类和受造界敞开的创伤”。在教宗看来,神学在其整体上必须具有“牧灵印记”,因此神学省思必须“以各民族所处的不同环境和具体情况为起点”,“为福传服务”。
“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即是与我们的主基督耶稣之内的爱相隔绝。”
愿所有的信徒都承认是他的受造物,并为真正的友爱作见证。”教宗也回忆了他在土耳其和东正教人士的相聚,他在伊斯坦布尔与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的拥抱和互祝和平。
教宗说这个问题的答复就在天使在白冷城山洞上面所唱的歌里面:“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光荣意味着基督的生与死之间、诞生与巴斯卦之间存在的连续性。这是救世奥迹不可分割的两面。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说,教廷愿意建交的态度,反映越南的宗教活动虽然仍受政府控制,但教会已享有相当程度的宗教自由。教廷希望这些控制能逐步放宽。
谈到圣保罗所面对的挑战时,谢勒总主教举出了以下的弊端,就是:持续的贫穷、暴力、许多人受社会排斥等等,而这些也是整个巴西的弊端。总主教说:“这样的文化常常忽略了生命、正义和关怀的价值。
这项工程的目标是天主与受造界、以及全人类彼此之间的和谐共融;这种和谐共融圣保禄称之为“奥迹”(弗3:3-11,哥1:25-7),圣经中有时形容为“盟约”。
光明驱除黑暗人改变了,人与天主的关系也改变了:现代人不再是封建契约中的臣民,而是一个受良心拷问、寻求真理、不受蒙蔽的个体;要与天主建立真诚和自由的关系,在获得大赦的问题上去除付帐单的忧虑。
圣多玛斯表示,人作为天主的受造物,是“宇宙中最高贵的存在”。
教宗指出,这对天主的信赖“激发出所有其他的爱:即对人类和对受造物的爱,因为那爱天主的,也该爱自己的兄弟(参阅若一:四19-21)”。立志不再犯罪的谦卑随后,教宗讲到忏悔者立志“不再犯罪”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