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信德”上报道的幸福的守堂人张竹琴老人(圣名约撒斐纳)于9月9日晚9点安息主怀,享年86岁。
按理说,祈祷、守斋、施舍都是好事、善事,应当让人知道才对,况且耶稣此前也曾说过:你们的光也应当照耀在人前,好让他们见到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玛5:16)。
基督徒的末日不是恐惧和毁灭,而是天主子耶稣基督来迎接我们,我们迎接主耶稣和他的赏报。
其次,那座美丽的圣母怀抱圣婴态像从圣诞夜起到主显节安放在祭台旁边,而不像过去只在天主之母节当天供放圣殿中,这是为强调圣诞节期也是更加恭敬圣母的时期,这样可以帮助信友们更容易了解天主子降生成人的奥秘。
教宗又举出另一个实例,“一部灵修名著谈到一位俄罗斯朝圣者的恒心”,他无数次地重复同一个呼求:“主,耶稣基督,天主子,可怜我罪人!”
“天主因离开的人而难过,为他哭泣,而且更爱他。若我们远离上主的心,祂会难过。祂因多少人不知道祂的爱的美妙和祂拥抱的温暖而伤心”。
这项使命就是要我们每一个教友,都和神父一样,担当起福传的重任,与你的家人,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分享来自上主的喜悦,并给他们宣讲基督"爱"的福音。
天主将这一切赐予我们,是为了以此来帮助我们到达天主的国。所以说,物质应以正当地服务人为限,一旦物质充当了被人占有这样的角色之时,我们便应重新审视物质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了。
这些去世的神长们,每一位都受到天父爱和仁慈的注视。教宗首先谈到复活主题说:不必惊讶,像复活如此伟大,如此果断,如此超越人的奥迹需要经过这么长的行程,这么久的时间,直到耶稣基督才实现。
教宗强调,平安是「来自高天的恩典,是耶稣基督这位和平君王」;平安也是日常的使命,必须付出勇敢且真正的努力才能促进修和,推动分享的经验,兴建对话的桥梁,服务最弱小和受排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