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友要充分地体会到天主的慈悲,成为一个慈悲的人,我们应该慈悲如同天父。陈神父还就怎么样体验天主的慈悲?怎样成为慈悲的人?从四个方面作了解释。
一个基督徒不应该是虚伪的,一个虚伪的人也不是基督徒。这点显而易见。让我们看看虚伪的人是如何行事的。虚伪的人常是阿谀奉承之人,程度或深或浅,但一定为溜须拍马之徒。实际上,他们试图奉承耶稣。
近年来神父带领教友变被动应对为主动迎接庙会,呼吁教友从自身信仰不受庙会影响到用我们的信仰来改变前来逛庙会的人。
一位有圣德的司铎受其影响的人定是向善之人;反之,世俗化、本性化、内修差而又没有圣德的司铎,会成为影响他人的反面教材。就如茹达斯的结局:耶稣说:“这个人来到世界,不如没有来为他更好。”
因此,耶稣的门徒是一位集传统与创新于一身的人,是个自由人,决不屈从于意识型态。教宗接着表示,在这几天教会让我们聆听《若望福音》第八章,有关耶稣和法学士之间的激烈争论,为强调“认清自己的身份”。
教会前辈对青年神父的期望——西安教区主教:李笃安 前言 我们老一代神职人员是20世纪的人,生活工作于20世纪,到了21世纪,就只是落山的太阳,勉强发发余光余热。
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有残疾的人,以及非犹太人,都是“不洁”的,是罪恶的结果,或者是天主的惩罚。然而,主耶稣却走向非犹太人的地区,接触那里的人群,治愈各种病患。主耶稣在向当时的人启示了“成年人的天主观”。
(创6:5)关于大地的具体说法我们可以看圣经创世纪第2章8-15节以及创世纪13章第14-18节,神父说:梅瑟被召叫的地方成为圣地!
教宗说,世界处在黑暗中,那里没有被天主的光照亮。他承认,目前是困窘时刻,发达国家的许多青年失去了方向,感觉自己的希望已落空,而世界经济和金融危机也使发展中的国家深受打击,其程度并不低于发达国家。
于是,产生种种猜测:可能清理旧废书报时,不慎被一起丢弃,也许赴香港归来时,于途中丢失了……以前多次失物复得,不是因求主的忠仆——安多尼代祷的结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