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就会发觉,与天主的交流是很容易的,比之与人交往更加容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接触最多的应该是人了。但是,人与人之间有墙、有沟,有社会身份的界线,有成见、有怀疑、有仇恨。
我们有能力行善,但也有能力摧毁天主的美妙化工。教宗方济各2月1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如此表示。他在谈到预示洪水灭世的读经时指出,人甚至能毁掉友爱,在此恶行背後隐藏着战争与分裂。
教宗谈到今日人类的自相矛盾,吁请青年欢呼耶稣激发的喜乐,即使世界想方设法使他们麻木,屡次堕落的成年人缄默不语。
立,在古代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上古时,君臣相见一律站立,讨论政事时则同坐。二、礼仪生活中的坐立跪坐是人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姿态,然而许多人却没有注意过自己在就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若非如此,基督徒的生活有可能陷入一种“哲学学说”的风险之中。教宗省思了当天的第一篇读经(罗八18-58),表示保禄宗徒在这段章节中“吟咏了一首希望的赞歌”。
我不能忘记谢里的到来,他是在早上7点坐救护车来的。味增爵这个流浪汉很聪明,他于晚上10点天色完全黑了后才来到,为的是避开记者和摄影师的追踪或“帕里奥利区”的人往脸上扔西红柿的威胁。
以“友爱”为主题的象征性画作是街头艺术家帕罗塔(MauroPallotta)的最新作品,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加以广传。这名艺术家在梵蒂冈附近的墙上创作了多个献给教宗的画作,因而远近驰名。
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泰国穷人、病人,特别是曼谷圣路易天主教医院病人的身心健康。2月28日,他的葬礼在首都隆重举行。
也许,人正是知道了死,才掂出了生的分量。正是死亡把生命逼进了恐惧、不安、悲痛的境地,让人在突然降临的不幸中,想到了人究竟由何处来?往何处去?为何活着?善恶是否有报?
生在21世纪的现代人对于《圣经》(包含《旧约》与《新约》)中关于末日预言与神迹的描述,甚至是耶稣基督的降世与诸多圣徒的传奇,心里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这究竟是神话还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