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众多,许多穷苦人家养不起过多的孩子,或因未婚产子,便把生下的孩子丢弃或人为地扼杀。在修女们居住地的门口,有时一天之中就会发现十多个弃婴。
通过网络科技,两小时的聚会不仅在教区视听中心网站上作直播,还连线至多伦多、悉尼及台北的华人教友团体进行即时视频对话交流,更让一位在印度加尔各答服务的香港教友传教士与现场观众分享生活体验。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为印度洋海啸受灾国虔诚祈祷;并到当地敬老院看望老人,赠送了牛奶、饮料等慰问品。1月9日-16日,山东周村教区在淄博主教府成功举办了第三期堂区骨干培训班。
年轻的修女,希望你努力向印度德肋撒修女学习,热情周到地为贫穷、饥饿、遭患难者服务,使自己更肖似基督,以慈悲、关怀和甜美的微笑去温暖那些被遗弃的人,将诚挚、真爱带进千家万户,帮助他们超越痛苦与困惑,使自己和被救助者都感到生命的深沉与厚实
我还问候了许多神父,他们在那里服务拉丁礼、叙利亚玛拉巴礼、叙利亚马兰卡礼、马龙尼礼基督徒团体,他们来自黎巴嫩、印度、菲律宾等国。」
美国一位议员问她:“在印度这个困难重重的地方你的努力会不会成功呢?”德肋撒回答:“议员先生,我并非追求成功,我所求的是忠诚而已。”这“忠诚”取决于一种来自独立品格的善意。
(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早在2014年,习近平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中以佛教为例,提到宗教在中国的特殊发展:“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
常受众人称赞敬仰,就像当代被誉为“穷人之母”的慈善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度德肋撒修女,虽然她从外貌上看去,既瘦弱又低矮,脸上布满皱纹,但却因其惊世骇俗的仁爱善行,震撼世界,誉满全球,成为公众钦佩和仿效的楷模
在印度专职传讯业务的阿尔温.费尔南德斯(AllwynFernandes)指出,教会必须与时俱进。他向与会者说:“七十年代,我家有电话;八十年代,开始有电视;九十年代,又有计算机。
连同新的假期,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尼国现约共有卅五个公众假期,大多是印度教节日,包括九天德赛节假,纪念神灵战胜魔鬼。 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对此宣布都感到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