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也清楚表明:“核心议题在于如何使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权利,以及保护原住民特色及其土地之间相调和。”切尔尼神父强调,“在亚马逊,原住民的优质生活取决于他们土地的公平划分和严格遵守。
11月11日会议首日,教宗再次借由推文,吸引众人关注这个议题,写道:「我们必须终结丢弃文化,向天主祈求日用食粮。食物的废弃助长饥饿和气候变化。」
举例来说:「传教的讯息是基督信仰经验的组成要件;教宗方济各热切关心的受造界议题;以及在四分五裂、冲突四起的世界里,和平的主题格外重要。」
有些议题无法直接在圣经里找到精确的答案,但是本文件的解读没有避而不谈棘手的问题,反倒诉诸于圣经训导的原则来探讨。简而言之,本书的第一章阐明人类是天主的创造物,由灰土形成,因著天主的嘘气获得生命。
因此,我认为,我们对抗它的第一步骤是拒绝视若无睹的态度,搜集这个议题的讯息,教导我们自己种族主义的成因及后果。搜集讯息和教育是非暴力社会改变的第一和第二个步骤。」
那时他负责生物医学大学的工作,我同他在一起,看到他所关心的正是帮助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增进对人与环境议题的关注。
全球疫情也敦促许多人在局限和无力当中,反省有关寻求生命意义、痛苦与死亡的议题。这证实了不断饥渴的人心无法满足于片面的答复。
翌年,教区就这些议题举办了分别为修女、平信徒及圣职人员的公开研讨会;与此同时公教报和英文公教报也积极加入讨论的行列。
公告指出,在全体大会期间讨论的重要议题包括:本地教区的同道偕行之路、卡拉干达跨教区神学院和全国明爱会的工作,以及哈萨克斯坦天主教通讯社和新发行的天主教日报《我信》的成果。
再者,由于乌克兰战争和许多难民不断逃离轰炸的情况,这次行程难免会触及相关议题。教宗方济各3月30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亲口称马耳他为“光亮的土地”,因为那里“接纳了许多寻求寻找庇护的弟兄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