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揽全局,身系总体感,以小见大,进行分子式分解培育。分子式分解培育就是将受培育者自身的缺点或不足经过培育导师的引导,最终形成新的物质,达到质变的效果。第三,“主动追击”。
老人感动地拍拍他的肩膀,说:“谢谢你,好心的年轻人。”巴克楚感觉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变化。虽然老人不是老师,但他却是需要帮助的人,巴克楚感觉到了帮助他人的美好感觉。从那以后,巴克楚觉得每个人都可能是老师。
教宗感动地说,“再度来到这极其美丽的广场,令我的心情特别激动。这里已经两次记录了我生命中具决定性的转变。”
世界各地的信徒如此恭敬她,因为很多人都感到她离他们很近,是他们中的一员。众所周知,圣妇在身为女儿、妻子、母亲、寡妇和修女的一生中,都在简朴的生活中度过。她真实的生活经历可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
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铜盘、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上主对我们的宽恕极为丰沛,我们应在当有的羞耻和有惭愧感的尊严之间,常保持一种健康的张力。换句话说,我们应持有谦卑和认错的态度,同时也能接受上主的宽恕,好能善尽职责,不沾沾自喜。
大家通过座谈,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倾诉自己无限的惊奇。甘神父的分享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他说当他来到伯多禄广场时,一种幸福的喜乐涌上心来,真的有一无所缺的满足感。
教宗感叹道,多少人因而被沦为了奴隶!‘我这样做,因为我愿意;我吸毒,因为我喜欢;我是自由的,想要干什麽就干什麽。’‘这些人都是奴隶!
引导大家领会圣言,感恩主爱,联系实际,认识自己;悔改补赎,宽恕他人,从而一如我们的救主从前所说:要点上灯,清醒着,准备好前去迎接他。
因为在上主前面行走,被天主注视和守护,感到上主给予他们向前走的力量。教宗解释说,这就是真正的谦卑。善度谦卑的生活,基督信仰的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