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印度格拉西亚斯枢机在当地启动世界主教会议进程
2021-10-22

妇女的歧视也影响了教会:妇女们在社会和教会中的正确地位遭到否认。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所不足:在堂区、教会学校和机构中,缺少保护程序。印度贱民被压迫,移民遭到拒绝:我们以仇外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胞」。

6.5万人涌入圣伯多禄大殿瞻仰本笃十六世遗容
2023-01-04

许多妇女告诉甘斯魏总主教,她们一直为荣休教宗的健康祈祷,并请总主教予以降福。

城镇化与教会发展的新模式
2013-09-10

城市化在本质上是自由及其权利保障的函数。正因为自由及其权利保障的发展,才显示积聚效果,才有城市文明,才有城市形态的物理外观。所以,城市化具有多个维度。

教宗邀请全球各地教会信友7月23日星期天同心合意为中东和平祈祷作补赎
2006-07-21

圣座新闻室的声明继续说:“事实上,黎巴嫩国民有权利看到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受到尊重,而以色列国民也有权利在他们的国内度平安的生活,至于巴勒斯坦人民同样有权利拥有一个属于他们的自由与主权的国家”。

喀麦隆:教会在成长,宣讲福音为当务之急
2014-09-03

我喜欢用牧人的挂虑谈挑战,显然,有众多挑战:社会正义、人的权利、家庭处境都是。为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在喀麦隆首先需要从宣讲耶稣基督起步,使宣讲触及每位信徒的心。

各宗教声明:男女间的互补是天性,而非教义
2014-11-21

教宗在开幕式中表示:儿童有权利在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组成的家庭中成长。家庭的危机,其根源在于人类生态学的危机。

美国:教会抵制反移民法,教会有权帮助移民
2012-06-02

指出,此类移民法是对移民的排斥、扼杀了教会为移民服务的权利。  与会者指出,大批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的中美洲地区移民遭遇十分悲惨,饱受绑架、要挟等犯罪行径的困扰。

美国:积极保护生命开启“尊重生命月”
2012-10-02

正如教宗在黎巴嫩之行中教导人们的,突出信德与人性尊严和各种权利的内在关系;公正与和平的社会,也是美国建国之父的基本理想。而此类道义原则,支持了几千年的文明史。

印度天主教月刊《信使》创刊百周年
2003-05-14

由耶稣会士们主办的这份刊物,总发行量两万五千份,内容丰富,涉猎广泛,从宗教对话,到女性权利涵盖了所有印度主要的社会、宗教问题。基督信徒和印度教徒是《信使》的忠实读者。

巴基斯坦:首位本地籍耶稣会士晋升神父
2009-05-02

目前巴基斯坦的社会和政治处境艰难,属少数人团体的基督信徒常受欺 ,他们的权利、尊严、自由都得不到保障。巴基斯坦的基督信徒已呼吁政府不要向伊斯兰极端分子屈服,要求政府保护每一个宗教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