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怀、鼓励和支持,让我不再因为困苦而感到无助,让我能安心、专注地学习,以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以善良友爱的心帮助他人。
古代犹太教规定有能力者须每年到耶路撒冷庆祝逾越节、五旬节和帐篷节。我们天主教会原则上并没有规定让每个人每年必须朝圣,但是教会让我们知道朝圣可以让我们得到某些特别的祝福和恩典。
耶稣总是走在我们前头,在我们经历一些困苦时,祂已先经历了。在海燕台风过境14个月后,我们众人今天若能聚集在这里,那是因为我们坚信我们不会失落信德,因为耶稣先经历过了。祂在苦难中承受了我们所有的痛苦。
☆将困苦视为磨练。☆一生奔波,只为完成爱的使命。☆重视中华文化、施行全人教育、舍己救人、医治人心。
困苦、艰难、迫害都不能使您与基督的爱隔绝,您无悔曾经的选择,你坚持了当初的许诺,您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是对天主的信德,什么是坚忍,什么是执著!
由于此种希望,基督徒知道他们的生命不会归于虚无(《在希望中得救》,第2号),因而能够喜乐,能够在困苦中坚忍(罗12:12),能够接受当下,并认真地在当下过活(《真理的合作者》,2月8日)。(全文完)
如果我们只考虑自己的舒服顺畅、平安喜乐,对他人的疾病、灾难、困苦、忧患、熟视无睹不管不顾,那就违背了耶稣让我们应该具有的慈善怜悯、“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福音精神,与基督的训谕背道而驰。
今天,我们特别地为他们恳求您,在生活中安慰他们,在困苦中助佑他们,为了他们的养育之恩。求您百般地降福他们,使他们平安、长寿,并常生活在你的圣爱中。
这就是先知们,所有属于天主的人,特别是做父母者所经历的“爱的责任”。首先,“爱的责任”是“爱的呼唤”。
默西亚,就是天主特别选择并被派遣给犹太人的受傅者。每一位“先知”,都是“天主的受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