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走过六年的修道生涯,经历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哭过、笑过、迷失过,也挣扎过。正因为经历过这些,才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女孩走向成熟。
最初,家族中的神父爷爷对我说:咱们家族6代都有神父,修女就更多了,我的下一代也就是你父亲这一代没有神父,也没有修女,如果你真想度奉献生活,无论将来遇到怎样的困境,你都要坚持到底做个好修女。
在所有的相知伙伴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人,那就是自己。一个人是否能与自己相处,成为自己的朋友。要看他能否独处,独处时是否感到充实。如果他害怕独处,一心逃避自己,他当然不是自己的朋友。
故事之一,说美国芝加哥一圣经学院有位慕迪先生,工作很忙,他立志要每天至少对一个人传道。有一次,忙碌当中一看表,已经是晚上12点了,还没有对一个人讲道,于是赶快披上大衣跑出去。
过了些天,国王又去打猎,可宰相还关在牢里,国王因碍于面子,不肯提前释放宰相,所以只得自己一个人去了。当他来到一处地方,忽然来了几个人把国王绑了起来。
有一天下午,女儿对我说:妈妈,教堂里神父讲道理,你去不去?我说:妈妈有点累,不去了,你记得早点回来。一直等到8点多,女儿还没回来,我去教堂找她。
爸爸听到我回来了,微微睁开眼睛,颤抖着声音说:“你怎么来了?成为修女了,要好好守规矩,不必操心家里的事,这条路一定要走到底。”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泪水早已涌了出来。妈妈不让我们哭,催我们念临终经。
另一方面,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宽恕又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从人的本性来讲,以怨抱怨、以牙还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在旧约中就有法律允许的报复律。而耶稣对我们的要求则是:要爱你的仇人!为迫害你的人祈祷。
今天我想和你们谈谈一个人,他把耶稣和他那些最贫穷的兄弟们作为他一生的激情所在。
他说:你未必有宗教信仰,但我们需要你播下信心、乐观、仁爱、谅解、宽恕、希望与和平的种子。日前,国内有不少基督徒在社交媒体里分享了此篇致辞,并且分享说致辞颇有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