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过程中,最后一步是“行动”,为了不浪费危机提供的机会,并以“尊重每个人并把人置于中心的模式”来应对“社会不公正和边缘化”。
最后以雷鸣远神父的话“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赠给大家,希望教学相长、师生共勉。
《启示宪章》六:25)这古老但有效的方法能带引我们以圣言为祈祷的根源,而最后更能引发我们发自内心的转变,使圣言成为生活的力量。
厄玛乌的故事教导我们,不但要留在耶路撒冷,而且应该直到最后一刻。我们也应该每天留在耶稣面前,并且一直到自己许诺的最后一分钟。
善与恶的对抗就像天平的两端,因为天主子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天主给“善”这端加上了无限的赎价,所以最后得胜者,永远都是“善”。
在活动最后一天的“你歌我舞”联欢会上气氛热烈,大学生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展现自我,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修女们也被请上了台,一边唱歌,一边用手语表演《心的归回》。
最后,教宗带领在场的众多人士颂念天主经并降福他们。教宗讲话的内容以圣福若瑟和中国为中心,他说:“各位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深深为你们的热烈欢迎所感动,我只能全心向你们说声谢谢!
怜悯是天主的名字最后,教宗提到忏悔者的祈祷词“上主啊,求祢怜悯,宽恕我吧”,这祈祷文把“上主”和“怜悯”放在一起,强调“上主是怜悯,怜悯是祂的名字”。
我重拾希望施肥浇水,边干边唱又三年只见藤蔓不见葡萄我把他砍了五、十月的玫瑰月季在西风的撕虐中化做微尘光秃秃的枝杆极象老人摇愰的身体屋旁那几束玫瑰却还用它那一张张被冷风吹瘦的脸笑对冬天稀疏的叶片仍不退色在一波波寒流中做最后的挣扎把余香抛撒节气
正如当人在山上朝顶峰走去时,他艰辛地行走,最后在小径的一个转弯处视野打开,看到了全景。那一时刻,整个身体都找到力量来作最后的攀登。整个身体——手臂、腿和每一块肌肉——伸展而集中注意力,为到达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