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肉体上遭受了儿子背叛的痛苦,但他从不为自己寻求好处而利用天主。经上记载,当达味不得不从耶路撒冷逃走时,他将约柜送回城里,并声称不会利用上主为自己辩护。当达味遭受辱骂时,他心里想:我活该如此。
我非常热爱这个职业,也希望更多的兄弟姊妹加入这个职业,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痛苦,走出阴森的幽谷,和他们一起走向康庄大道!
耶稣知道死亡和痛苦不是最後的结局,祂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一句话是:‘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祢手中’(路廿三46),之後便断了气。
主耶稣也怀着同样的怜悯来与我们每个人相会:祂不忽视我们,祂了解我们的痛苦,知道我们多麽需要帮助和安慰。祂来到我们身边,绝不遗弃我们。
事实上,生活在一起的人群,互相皆有连带关系,如果自己占了不该占的便宜,那肯定是把痛苦加给了别人;某人的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往往会导致其他人的逆风和不如意,那些迅速暴发的企业,肯定也是赚到了不该赚的利润,
我认为,神圣宗教的代表们现在应该采取积极、具体的行动,为人类提供新的指导,带领他们走向慈悲与和平,让人类日後能避免我们正遭受的严重危机的痛苦。阿兹哈尔的大伊玛目塔伊布为中东的艰难处境发出呼吁。
教宗例举了耶稣在革责玛尼庄园极度痛苦的祈祷。他说,天父应允耶稣的祈求,救祂脱离死亡,但为脱离死亡所走的路正是经由死亡这条路!
当我们看到十字架上圣子的痛苦面容时,我们还会为自己的病痛和苦难抱怨天主吗?在弥撒讲道中,教宗表明了他对人类现实的深刻理解: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自己或他人生病的时候,生病是人的苦难经历。
这是一种比忧伤更强而有力的喜乐,一种经得住痛苦而转化为平安的喜乐。最後,教宗谈到仁爱,建设信仰生活的第3个稳固基础。教宗指出,爱德,具体的爱是基督徒的磐石,也是基督徒的名片。
我们应聆听这些人的痛苦经历!更有甚者,今天的人在自己家里,在亲人当中虽然能容易地获得各种服侍和照顾,却得不到聆听和款待。教宗指出,今天我们被许多问题缠身,其中有些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