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主日福音向我们讲述了耶稣与一位迦南妇女相遇的动人事迹。福音记载,这位妇女恳求耶稣使她被恶魔折磨的女儿获得释放,但她并不属于天主的选民以色列民族。
福音中写道∶「耶稣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 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後来就饿了」(玛四1-2)。
教宗这么说:“随着上个星期日我们庆祝的耶稣受洗节,教会礼仪开始进入常年期阶段。
耶稣在最後晚餐中,拿起面饼,感谢了,分开;拿起杯来,又感谢了,交给祂的门徒们。耶稣藉着这个举动建立了祂的巴斯卦记忆,让我们牢记祂为我们奉献了祂的体和血。
2018年8月30日,邯郸教区医护协会第十一届会议在邯郸南门里天主堂三楼会议室举行,今年会议的主题是:走好耶稣的路。
此外,在玛窦和路加关于耶稣童年的福音叙述中,从“耶稣在童贞女的胎中受孕”到祂“由玛利亚所生”,都表明在耶稣身上完成了先知们的预言,以及若瑟的“法定父亲身份”,将天主圣子放在达味王朝的“树干”上。
在论述几个关於慈悲的比喻後,今天我们谈耶稣的第一个奇迹,圣史若望称奇迹为神迹,因为耶稣这样做不是为了引人惊叹,而是为了揭示天父的爱。这第一个神迹正是若望讲述的(若二1-11),它发生在加里肋亚的加纳。
耶稣之所以说恶魔是说谎者的父亲,就是指他的狡诈——充满邪恶阴暗的畸形智慧。这也是耶稣自己亲身的体验。
《师主篇》的作者耿俾思说得更明显:“一个人若不为耶稣的缘故甘心忍受苦难,必不能懂得天上的事理”,他还说过:“世界上的人,愿意升天堂的不少,愿意背十字架的不多;盼望享神乐的不少,甘心受艰难的不多;同耶稣赴席的不少
教宗说,耶稣是大司祭,祂的司祭职在这三个时刻中展开,首先是救赎:旧约中的司祭应每年奉献,基督奉献自己,一次而永远的献祭,为宽恕人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