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最终,它在不知不觉间致力建立一个控制每个社会成员的绝对独裁政府。当『为了保安理由』,我们同意强制性的电子护照、指纹识别,并到处安装摄像监控,难道我们不是正走向独裁吗?」
对于当下,何光沪教授还指出,信仰有内在化、私人化趋势。何教授谈到,现在这个社会的危机,不仅仅是年轻人没有房住,成为房奴,暮气沉沉,也不仅仅是留守儿童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最大的危机在于不公平。
教宗方济各从这句话获得启发,首先指出望德与乐观主义的区别。 教宗解释说:望德是一项恩典,是圣神的礼物。因此,圣保禄说:‘望德不叫人失望(罗五5)’。
教宗指出:主教应该关怀神父;教会需要牧灵转变和创新勇气。 教宗一开场便问道:对一位神父、一位主教,甚至罗马主教而言,什么是疲惫?一位老神父写信向教宗谈到内心的疲惫引起他的反思。
日文之光神父简介默祷的要义和方法时,指出基督徒有些时候要放下一切,包括不单靠知识去亲近天主。他又说,一如香港此等繁忙的城市,默祷对信徒来说意义更为重大。简介后,文神父带领与会者一起默祷。
梵蒂冈观察家指出,教宗方济各已于九月廿一日开始对教廷进行「革命」,对各部门的要员进行了一系列任命与确认,改变了教宗合作团队的面貌。 教宗确认了信理部和万民福音部的部长。
教宗方济各亲吻新生儿、叫他们的名字、公开指出司铎中存在的追求功名利禄的问题、激励大家以福音为首要任务。
(路十一52)教宗方济各从当天福音中耶稣的这句告诫谈起,指出它的现实意义说:当我们走上街,遇到一个关着门的圣堂时,我们会感到奇怪,因为圣堂紧闭大门,着实令人费解。
他亦强调翻译礼仪用语的重要,指出各地教会把拉丁文礼书翻译成当地语言,可帮助教徒投入礼仪。
他指出:自我封闭的倾向也影响到宗教领域,它常常使人难以向那些共享基督信仰的人寻求帮助。教宗于是向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友问道:在信仰路途中,我们中有谁不曾经历过不安、迷失、甚至怀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