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信仰生活计划上午9点的弥撒,因办告解的人很多,时间一再推迟,直到9点45分才开始。我不解地问教友,神父不经常来吗?
宗座传教善会主席继续表示,“我认为,在大公会议后的几十年里并没有限制传教和向外邦人、向那些不认识基督的人传教的必要性,相反正在突出强调这一点。
重要的不是问自己为什么活著,而要问自己为谁而活。事物固然要紧,但是人是不可或缺的。倘若没有人,我们就会失去人性,丢失面容和名字,沦为一个物件。
教宗在当天的要理讲授中以“童贞玛利亚,祈祷的女性”为主题,强调我们在祈祷中应秉持随时奉命的态度,向天主的旨意敞开心门,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自以为是,而是将它交在上主手里,如同圣母那样。
如果我们能实际上呼求天主,称祂为‘阿爸,父啊’,这是因为圣神住在我们内;圣神从内心深处转化我们,让我们体验到蒙受天主的爱、成为真正子女而发自肺腑的喜乐。”
教宗主持公开接见活动基督徒是「自由的人」,不沉迷于过往,不受旧俗所禁锢。基督徒「满腔热血」,抵抗那有时阻碍行善的「倦怠感」。
喜乐的渴望,圆满的渴望,朝向“好命运”的渴望,都不能完全被压抑,因为“这渴望导源于天主:天主把它放在人的心中,为吸引人归向祂,因为只有祂能使人满足……只有在天主内,人才能找到他不断寻找的真理和幸福。”
教宗指出,在福音中,被钉十字架上为他人恳求宽恕的耶稣与那些喊着“钉祂在十字架上”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不断向基督说:“救你自己吧。”教宗说:“‘拯救你自己’与救主的奉献出‘自己’猛烈冲突。”
求祢安慰受害者和受苦者,求祢使犯下残酷暴行的人回心转意。”与此同时,教宗也叮嘱所有的人做到两个“不”,和两个“是”:向暴力说“不”、向认命说“不”;向和解说“是”,向希望说“是”。
他说:「教会应当制造包容的环境,让他们回到天主那里,而非把担子加在历尽沧桑的人身上。」 他说,在芒山堂区,至今已为廿对夫妇补办婚配圣事,使婚姻在教会得以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