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有的基督信徒都有责任和义务——要坚持不懈地为圣召祈祷和祝福,并维护圣召健康而又持续的发展。
更好的践行爱德并服务需要的人,更多更具体的工作也许要落实到每个堂区、堂区的每个教友村庄、和每个教友身上。但爱穷人的灵性基础,是我们的神贫生活。
当时的犹太人,从大司祭到普通人,都过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或者以民族的利益为中心。就是他们信仰的天主,也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不是信仰天主,而是利用天主,把天主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
谁若不懂得坚忍的智慧,他就是个任性的人,好似任性的孩子对什么都不满意。教宗解释说:没有耐心的人是长不大的人,依然是任性的孩子,不懂得面对现实的生活。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刘神父第一次给我们举行弥撒,在圣道礼仪中讲灵修,提示我们怎么去彼此相爱,而且很幽默地给我们说:你看你身边的人是天使,那你就是天使;你看你身边的人是魔鬼,那你就是大魔鬼头子。
如同耶稣那样,他们的受害者是那些信赖天主的谦卑和穷苦的人,被遗弃的人。他们感到被那些自负、骄傲和傲慢的人判罪和虐待。这些被遗弃的人当中也包括犹达斯。犹达斯是背叛者,他犯了很严重的罪!
遗憾的是,有的人活得像物,不像人;而有的人虽活得像点人,却不像神。既然人是神的肖像,那么,不像神,就不够像人。被利益、效益、权益和己益的社会所益化的人,就像物。他们争分夺秒,生怕丢了寸金难买的寸光阴。
教宗祈求天主说:父啊,求祢垂怜我们众人,让我们当中即使是最有圣德的人也不要停止成为欠祢罪债的人!教宗指出,这句祈祷文进入我们与他人关系的领域。一如我们需要食粮那样,我们也需要得到宽恕。每天如此。
这急迫性到今天仍然有助于那些知道「上主临近」的人满怀喜乐地传扬福音,并怀着希望前进朝着目标,直到我们所有人都在天国的婚宴上与基督同在。
梵蒂冈电台请圣座新闻室主任兼本台台长隆巴尔迪神父,为教会的这两件大事作个总结,他先谈到本笃十六世教宗先知性的举动。 答:这项抉择不但为今年,也为教会将来的时期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