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释这种对立关系,教宗把弥撒读经中的《户籍纪》(廿一4-9)与《若望福音》(八25-30)联繋在一起。《户籍纪》叙述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行走,他们对缺粮少水的处境不耐烦,抱怨天主和梅瑟。
当天弥撒的福音取自《马尔谷福音》,讲述耶稣教导门徒走服务之路,但他们却「彼此争论谁最大」(九34)。教宗由此谈论世俗的诱惑,指出这诱惑今天也在破坏教会的见证。
《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在升天之前对门徒们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廿八20)。
(梵蒂冈电台讯)《公教文明》期刊7月14日发表一篇文章,题为福音派基要主义(Fondamentalismoevangelicale)与天主教整合论(Integralismocattolico)&mdash
这三个地区早年都是由比利时、荷兰等外国神父将福音传入的,并兴建教堂,购买土地。这三座教堂至今都超过百年历史。
蒙召的时刻关於蒙召的时刻,教宗引用《若望福音》指出,福音记载了门徒与耶稣相遇的确切时间,我们也要记得自己被基督的目光触动的时刻,因为倘若我们忘记这时刻,我们就会忘记自己的起源和根源;倘若我们失去这些基本的座标
教宗以弥撒选读的《玛窦福音》为省思的题材,表明生命的最终意义如同十童女的比喻,必须出去迎接新郎(廿五1)。这新郎就是爱了教会,并为她舍弃了自己的耶稣(弗五25)。
问题68:福音许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吗?许多人跟随耶稣,肯定是因为他们希望他能改变现状,带来一个更好的未来。他们以为他就是那位将要在他们的祖国恢复正义、重振和平的默西亚。
弥撒中的福音是用拉丁语和希腊语宣读的,信友祷词中祝愿国家的非宗教性质朝积极方向发展并推动人权。
玛窦福音记载,在伯多禄以宗徒之长身份,公开宣认耶稣为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之后,耶稣便立伯多禄为教会的元首,并交付自己的权柄: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