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分别是:天主的忠仆瓦尔盖塞·帕利皮利(VarghesePayapilly),教区神父,贫穷姐妹女修会创始人;1876年8月8日生於印度孔图鲁蒂,1929年10月5日在印度埃尔讷古勒姆去世
这两名修女隶属主徒女修会。普拉塔那拉雅教堂以金色彩条装饰,这象征着她们为基督所燃烧的爱之火。修会会长:「这两位姐妹将她们的生活建立在磐石上」。
主教在讲道中赞赏了闫修女在修会团体生活、学习中的谦卑与爱主爱人的福音精神,尤其是在学习期间,虽然学习功课繁忙,仍不忘朝拜圣体,每天都要花一些时间个人陪伴圣体。就如她的灵修日记中写道“爱你是我的渴望”。
她是个孤儿,是在育婴院长大的,不知父母是谁,当子女问起她时,她唯一的记忆就是一个白胡子的老头背着她将她送到孤儿院,这个白胡子老头是她的什么人,她并不知道。
在朝阳成立了大修院,由包如天神父(EvaristDeBoeck,CHCIN)为院长,培养21位修士。他又设立了一所专门培养“贞女”的寄宿学校。成立了一所“专校”,培育准备进大修院的年轻人。
大堂院的围墙用砖砌成。大堂院内围绕大堂均有近3米宽的砖砌甬道与大堂和两边的小修院、主教府的各门相连。其余空地皆种植花草和大树。
又蒙主恩召,9岁就进入小修院,开始了追随基督的修道历程。他天资聪颖、德才兼备。完成了他多年的夙愿。
大家来到了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东指挥圣方济会院,大家在圣母无玷圣心大堂诵念《玫瑰经》欢喜五端祈祷。在这玫瑰月内,在这朝圣路上,大家陆续的诵念了欢喜五端,玫瑰经也是圣母玛利亚最喜欢的祈祷经文。
1847年来到上海,是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创办人之一。2007年,徐汇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朱志荣局长忽然告诉我,上海机关幼儿园有土山湾生产的彩绘玻璃。
现在每当我们看到陈列在土山湾博物馆内由他捐献的文物会倍感亲切,经他回忆并经专家修复的《土山湾工艺院院歌》已经成为他们家庭聚会必唱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