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性自我的不断弱化。培育意味着陪伴,而陪伴则需要倾注时间与心力。付出努力的同时就注定要放弃属于个人的种种便利与舒适,无论是外在的生活条件或内里的一份惬意。
祈祷就意味着我们是渺小与低下的,我们无法自我满足,我们面对圣洁的天主一无所有。但是,我们经由祈祷,才能意识到我们的存在及我们的地位或身份,而借着我们对天父旨意的依附,我们便成了他救援计划的合作人。
入教之后,他便遵循耶稣基督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圣训,倾其所有,资助无依无靠的孤儿,从48岁受洗到88岁安息主怀,自己节衣缩食,却慷慨无私践行爱德,先后资助了37个国家的80多位孤儿,共捐助新台币200多万
(格前15:16)麦粒落在地里发芽生长的过程,看来似乎是它潜在的生命力被激发而产生的,似乎是“自我复制”,自然繁衍。
尼科尔斯总主教接着说:我们相信,人归根结底是追求真理、美善和实现自我潜力的朝圣者;一旦真正踏上这个朝圣之旅,人便与他人建立起对话途径,不排拒任何人携手共建和平的兄弟友爱之情。
克利斯蒂修女说:我认为,今天度奉献生活的女性能够有许多的机会来自我成长和为社会作贡献;不过,加入一个修会,就必须有坚定的决心,这样才能有益于教会,也才能与其他有同样价值观的人一同度修会生活。
因此,今年圣诞节当然是在教宗到访的色彩中度过,他邀请国家、青年、人民和家庭自我更新,向基督和祂希望的力量敞开心门」。
根据圣经、天主教教理、梵二文献教友传教法令、天主教法典、福传的反省和初期教会的状况与发展,信仰是什么,痛苦的价值和祈祷等方面进行讲解,并进行避静反省,真心与天主和好对话,聆听天主的训导,深刻反省自我。
神父们一致反映,本次避静获益匪浅,不但增进了司铎间的友爱,丰富了司铎的灵性生命,也使神父们更加认识到在主的圣爱内应彼此鼓励,彼此祈祷,更新自我,为广传基督的福音作更有力的见证。
接着,教宗表示,需要以“真诚对话”来战胜暴力,暴力总会自我毁灭。有了它,“什么也得不到,而是失去很多,有时甚至失去一切”。对话和团结可以帮助“共同建设期待已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