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父亲的话不仅指物质财产,也指分享祂的爱和怜悯。这是基督徒最大的遗产和财富。
他表示应每年实现一个,「灵修生活:我们生于天主,所有的一切均受他派遣;我们之间的共融;我们应包容所有人:每个人都会受到欢迎;宽恕:前行的必要条件;一颗懂得爱与聆听的心:以实际行动表达怜悯;真正敞开对话之门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恳求,「因为我们这样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向祂展现「我们的创伤和痛苦,好能感受到祂赐予的怜悯,体尝到祂的爱」。
真正的怜悯心会「与他人同悲共苦,绝不消灭那些痛苦难耐的人」。与此同时,比利时爱德兄弟会负责的非医疗机构、50所学校和15间特殊教育中心,多次反对协会的立场,自然不受圣座教义部这项裁决的影响。
上主,求祢怜悯我们。”教宗强调指出,教会全体成员负有转祷的使命。
古圣先贤总是关心天主的光荣和万众的神益,他们的祈祷总是围绕着天主的旨意,如何参与耶稣的救赎工程,如何赔补耶稣圣心和圣母圣心因人罪所受的刺伤和凌辱,所以他们在恒久祈祷的同时也加进了极严厉的补赎苦工,在牺牲自我的实行中恳求天主的怜悯与俯允
教宗说,“你们的灵修根基在于这种与卑微的人和受苦者相遇,以‘怜悯’为标记。
「我们是否关心并怜悯那些未曾感受到与耶稣相遇的喜乐的人,或者那些失去这份喜乐的人?」上主也通过哈盖先知要求祂的子民省思另一件事,即:爱德。教宗解释说:「缺少爱德会令人不快乐,因为只有爱能满足人心。」
教宗因此提到天主对我们接近、怜悯和温柔的风格。“如此一来,信德之光让我们认出天主的慈悲是何等的无限,这恩宠的运行是为了我们的益处。但同一道光也让我们看到在天主救恩工程中与祂合作的责任。
宽恕意味着倾注爱和怜悯,甚至对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3,意识到你的生命不属于你巴伦认为,真正的宗教是关于服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