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效法他的良善心谦、慈悲怜悯及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也应当用同样的心态去宽恕弟兄和得罪过自己的人。其宽恕的度量,不能仅仅是七次,而应该是“七十个七次”(玛18:22)。
然后,他接着说:“我要永远聘娶你,以……慈爱、怜悯聘娶你。”在耶稣身上,上主对人的这份渴望成了血肉的现实。
爱德不应被简化为纯粹的“同情怜悯”。正如圣若望宗徒在第一封书信中所指出的,“仅用嘴去爱”,换言之,仅用语言去爱是不够的。爱德需要行动、奉献、见证真正的基督之爱。
耶稣基督是真理,这真理包含着正义、和平、仁爱、怜悯、宽恕、良善心谦……追随基督,就是让这些精神来充满自己。效法耶稣的谦卑,压服自身的高傲。
天主的心充满了怜悯!在今天的隆重至圣耶稣圣心瞻礼之际,教宗让我们默想这一奥迹、天主那颗挚爱全人类的心的奥迹。新经中,以天主对人无以伦比的爱启示了这神秘的爱。
对于克服自私,教宗称希伯来人认为正义即施与穷人、过路人、孤儿和寡妇,为犹太人而言,就是对怜悯祂子民困苦的天主的应有报答。
本着基督爱的精神,我们努力关爱别人,特别把怜悯和温暖送给最底层的穷人、被人隔离的病人、被人遗弃的老人、无人收养的孤儿、被人鄙视的残疾人,在苦难中挣扎的灾民……4、我们的教会是重科学反迷信的教会
教宗解释道,父亲的话不仅指物质财产,也指分享祂的爱和怜悯。这是基督徒最大的遗产和财富。
他表示应每年实现一个,「灵修生活:我们生于天主,所有的一切均受他派遣;我们之间的共融;我们应包容所有人:每个人都会受到欢迎;宽恕:前行的必要条件;一颗懂得爱与聆听的心:以实际行动表达怜悯;真正敞开对话之门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恳求,「因为我们这样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向祂展现「我们的创伤和痛苦,好能感受到祂赐予的怜悯,体尝到祂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