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的,有时候当社会性的问题发生时,人们只记得教会圣统制,以及主教团必须介入处理,然而教友们对社会也有义务和共同责任。为此,现代文化或公众领域试图将教会边缘化,这是不对的。
就如教宗要求我们的,我们必须爱我们的地方,必须保住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教会和我们的家乡。这是强而有力的希望的时刻,让所有人返回自己的家园:因为在那里才会找到他们的真正幸福。
他告诉主教们,必须让新世代的人清楚领悟到,基督在寻找他们,愿意提供祂的友谊。教宗叮咛主教们,必须让青年人发现基督为人类付出生命,是为让人认识圆满的生命。
5、主祭必须穿祭披吗?在某修女院,一位港台神父被邀请去做弥撒,只见他穿着大白衣与领带,而没有祭披。修女们也无人问津,认为这就是梵二礼仪的革新,尽可能简化礼仪。
然而,我们的爱必须是一种艺术,超过仅仅是人的爱,即使不是全部,大部分的爱也必须仰赖这种艺术的帮忙。我看见这种爱,比方说,在德肋撒姆姆身上活出来。
这种内在的合一必须通过礼仪行为表现于外,这就包括唱歌、祈祷、聆听、站、坐、献礼以及接受等等。
福洛蒙席认为,传承和分享是培育明日世界公民的中心目标;必须留给青年多一点空间,倾听他们,使他们有能力令当今世代的遗产在「和平与真实发展的新文化中」结实累累。
教宗继续表示,作为基督信徒,我们必须努力克服恐惧,随时准备走出第一步,在困难和不被了解面前,不灰心丧气。教宗也提到在日益俗化的社会中害怕宗教的现象说:宗教被视为无用或简直是危险的事物。
教宗说:淘汰文化的受害者正是较脆弱的人,例如:将出生的婴儿、穷人、患病的老人、严重残疾人,他们在不惜一切代价必须以高效率运作的社会中,有被淘汰和遭开除的危险。
有些人不再将教会圆满及有形可见的合一作为力求达到的目标,面对这些声音,我们必须为大公合一运动努力不懈,忠于上主耶稣呼求天父的祈祷:‘愿众人都合而为一’(若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