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借此机会谈论了此行中的两大感动时刻:一个发生在北马其顿德肋撒修女纪念馆,另一个是在为保加利亚的儿童开圣体时。教宗在北马其顿的德肋撒修女纪念馆与许多穷人相遇,照顾穷人的修女「温良又懂得抚慰他们」。
莫顿和安娜贝尔二人的描述,似乎都很像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所描述的和平王国:由叶瑟的树干将生出一个嫩枝,由它的根上将发出一个幼芽……吃奶的婴儿将游戏于蝮蛇的洞口,断奶的幼童将伸手探入毒蛇的窝穴
他的福音是为向外邦人福传而撰写;“好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耶稣对外邦人信德的赞美(路4:25-27、17:11-19)等,都只出现在路加福音的记述中。
今天主日的福音就在提醒我们这件事,福音重新给我们叙述耶稣在大伯尔山显圣容的事迹。
依55:6-9;斐1:20-24,27;玛20:1-16当主耶稣用比喻讲论“天国”时,祂也在提醒我们如何在天国中生活。天国就是天主自己。在天国中生活,就是跟随主耶稣而生活。
在北部的开伯尔-普什图省,有43个阿富汗难民营。
教宗说由于天气热,所以他只愿意扼要提到与大雅各伯宗徒有关的两件事就好:一件是他和伯多禄及若望一起参与了耶稣受难前在革责玛尼山园中的忧苦祈祷时刻;另一件是参与耶稣在大伯尔山显圣容的时刻。
耶稣撒冷的圣济利禄(St.Cyril)曾写道:不要把这饼酒看做是自然物质,因为主耶稣明确地说过,这饼酒已成为祂的身体和血液;尽管我们的感觉不是这样,但我们的信仰使我们确信这一奥秘。
当时,这位总管正在阅读《依撒意亚先知书》,却无法参悟章节中的道理;斐理伯宗徒尊重这位总管的灵性感受,小心翼翼地展开对话。 教宗指出,「少了对话便无法福传,因为你必须从福传对象的现况出发。
圣史路加说:身怀耶稣的玛利亚即刻起身,前去帮助她的表姐,年老怀胎的依撒伯爾(参:路一39-45)。教宗对此表示:圣母玛利亚遵照天主的旨意,随时帮助有需要的人。